類別/ | 政治人物 |
---|---|
傳主/ | 李應章 |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 | 二林 /二林 |
生卒年/ | 1897-1954 |
撰稿者/ | 張素玢 |
李應章
(
許明山
提供
)二林人。父炎榮,字木生,以字行,世代為醫,母許蕊,排行次男。 明治44年(1911)二林公學校(今二林國小)畢業,進入彰化商業學校就讀。大正4年(1915)在余清芳事件後,曾為文〈鳴乎慘矣哉〉,遭學校處分。隔年入讀總督府醫學校,課餘秘密組織「弘道會」,打算進行反日活動,也常至書店閱讀日本左派書刊。[註1]大正10年畢業,服務於赤十字社醫院(紅十字會醫院),後返鄉開設「保安醫院」,因醫術高明,並幫助許多重症患者,聲譽甚佳。[註2] 行醫之餘,積極參與社會運動。他是大正10年(1921)臺灣文化協會創立人之一,並任協會理事,在二林舉辦講習會、農村演講會等活動,[註3]喚醒二林地區農民的民族意識,轉而爭取經濟權利,故發生大正14年的「二林蔗農事件」。當時二林地區蔗農被林本源製糖株式會社剝削,求告無門,他號召農民籌組「二林蔗農組合」。蔗農組合於該年6月28日成立,有400多名蔗農參加,他被推舉為總理,舉辦農民講座,爭取蔗農權益,先後兩次赴製糖會社交涉,但無功而返。10月21日,製糖會社藉警力支持,強行採收甘蔗,而與蔗農產生衝突,互有所傷。[註4]23日凌晨,官方調派大批警力包圍設於保安醫院的蔗農組合辦事處,抓走包括他在內近百人。昭和2年(1927),被以騷亂罪判刑8個月。[註5]他在獄中曾寫下一首詩,表達其反日意志:「朔風凜冽鐵窗寒,袒袖紅衫一領單。幸得身如松與樹,凌霜傲雪不凋殘。」[註6]其父因他入獄,憂鬱成疾過世,他於昭和3年出獄,安葬其父後,繼續在保安醫院行醫。[註7] 然而,日本警察常藉故騷擾,為避迫害,1931年至福建廈門鼓浪嶼開設「神州醫院」,[註8]繼續從事反日運動。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利用醫生身分掩護。1934年至上海日本租界定居,改名李偉光,開設「偉光醫院」。1945年與旅居上海之臺灣青年組織「臺灣人民解放聯盟」,引起日本憲兵注意,派員追捕,他乃離開上海暫避風頭。[註9] 戰後,「臺灣人民解放聯盟」成員有人提議在上海成立臺灣旅滬同鄉會,由他任理事長,在二二八事件中,支援臺灣人反抗國民黨政府。1947年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在上海成立,他當選首任總部理事及主任委員,以臺盟代表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。1954年當選上海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,但不久即病逝上海。 左:李應章(右一)與簡吉於二林農村演講被檢束紀念照1927.4.20(許明山提供) 右:李應章因二林事件被捕入獄(許明山提供) 第一任妻子謝愛,育有錫昭、錫愷、錫光、玉華、玉惠等子女;第二任妻子倪振寰,無出。[註10] 〔張素玢〕 | |
[註1] 李子麟,〈二林社會主義之先鋒李應章〉,收於謝四海主編,《彰化縣二林區地方文史專輯第一輯》(彰化:二林社區大學,2003),頁126-127。 [註2] 林進發,《臺灣官紳年鑑》(臺北:民眾公論社,1932),頁60。 [註3] 〈臺中特訊/農村演講會〉,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》,1925年10月11日,n04版。 [註4] 林玲玲,《二林鎮志.政事篇》(彰化:二林鎮公所,2000),頁547-557。 [註5] 〈二林騷擾事件,上告判棄卻,被告全部有罪〉,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》,1927年7月15日,5版。 [註6] 李子麟,〈二林社會主義之先鋒李應章〉,頁128-129。 [註7] 洪麗完、李坤北、魏金絨,《二林鎮志.文獻與掌故軼聞》(彰化:二林鎮公所,2000),頁599。 [註8] 李應章離開臺灣,搭帆船前往廈門時,曾在船上寫下一首〈別臺灣將之大陸感賦〉:「十載杏林守一經,仍然于鬢兩青青;側身瀛海豺狼滿,回首雲山草木腥。潮急風高辭鹿耳,雞鳴月黑出鯤濱;揚帆且詠歸來賦,西望神州點點星。」李子麟,〈二林社會主義之先鋒李應章〉,頁129。 [註9] 李子麟,〈二林社會主義之先鋒李應章〉,頁129-130。 [註10] 李子麟,〈二林社會主義之先鋒李應章〉,頁130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