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經濟人物
傳主/黃烈火 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鹿港/臺北
生卒年/1912-2010
撰稿者/李昭容
鹿港人,臺灣和泰汽車及味全食品創辦人。父石綸,母林罔市,幼年失怙,有賴寡母扶養長大。
8歲入鹿港第二公學校(今文開國小)就讀,後隨母遷居員林轉入員林公學校(今員林國小)。大正14年(1925)入臺南長榮中學,因染上痢疾而輟學養病,之後幫忙大舅的青果生意,參加函授學校,以自修式的學習。昭和5年(1930)因大舅結束生意,改進入代理美國美孚石油的「年豐棧株式會社」,此為人生重要轉折。[註1]
《學習與成長—和泰味全企業集團創辦人 黃烈火的奮鬥史》 封面 ( 黃南光提供 ,李昭容翻攝 )昭和10年(1935)出任年豐棧員林營業所主任,促成「勝利」及「成輪」兩家客運合併,成立「北斗客運會社」,被聘為專務(副總經理),但仍在年豐棧任職。隔年出售北斗客運股權3萬元,擬投資年豐棧,然未有結果,以此資金成立「若松商行」,為雜貨批發中盤商。昭和13年與張泮濤、鄭潮和、施化吉、張深智、魏啟勳五人,赴日本神戶創設「和泰商行」,從事綿布和雜貨的貿易業務,獲利甚多;後來積勞成疾染上怪病,加上日本對中國侵略擴大,管控重要物資等因素,於昭和16年解散和泰洋行。隔年病癒後,重新召集友人,集資3萬元成立和泰商行,由張深智負責;又受友人陳重光影響,首次前往中國考察商機,於滿洲國首都長春設立木材加工廠,將木材賣到其他地區,並販賣由日本進口的汽車零件、五金、馬達等。[註2]
戰後逢國共內戰,投資於中國的事業化為烏有,又因金圓券貶值,其全部貨價25萬僅能買到1,100包麵粉。民國35年(1946)2月決定回臺重新發展,隔年於臺北成立和泰商行,代理美孚石油,是事業新的始點。他將臺灣出產的蔗糖運往上海出售,所得貨款再購買上海美孚石油運回臺灣,展開以貨易貨貿易,奠定回臺創業的基礎。又於民國37年設立中國紹昌肥皂公司,代理英國紹昌肥皂公司製造的麗仕香皂,並成立和泰香茅油公司,製造香茅油。民國38年中國淪陷,而將市場轉向日本,與日本豐田汽車、橫濱橡膠簽署在臺灣的總代理權,投入交通事業。
民國42年(1953)由和泰轉投資200萬元成立「和泰化工公司」,以生產味精起家,翌年更名「味全食品公司」。昔日味全享有「北味全、南統一」的盛名,最初經營醬油與花瓜,繼而投入乳品事業,創設埔心牧場,成立實驗室,研究味精醱酵法的生產,民國50年成為臺灣第一家股票上市的食品公司。民國53年赴泰國投資設光華食品工廠,生產味精供應泰國市場。營業額從最初的6萬2千元,增加至2億2千萬,資本也從最初的200萬增加到8千萬元,並擁有現代企業化的規模。[註3]民國62年創設美國味全食品公司,民國68年更設立「財團法人味全家政教育文化中心基金會」。
在經營食品工業的同時,民國48年(1959)與許金德合作成立南港輪胎公司,派施純模擔任總經理;蘇燕輝接任和泰經理,民國57年和泰貿易公司更名為「和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」,成為專業的汽車經銷商。民國59年豐田汽車與六和汽車公司技術合作生產小轎車,和泰為總代理,代理進口車種TOYOTA Corona、Corona Mark II、Crown、Carina、Celica等五種車型,奠定豐田品牌形象。然而,民國62年豐田退出與六和的合作,和泰失去小轎車經營權。隔年,政府基於外匯等政經情勢考量,全面禁止日本製小客車進口,業務頓遭打擊,只能改弦易轍專賣大小貨車及大客車底盤。民國65年政府宣布禁止日本大客貨車進口,和泰業務再受重創。[註4]
黃烈火及和泰商行早期代理進口之汽車 (和泰汽車網頁 , 2014 年 9 月 27 日下載)民國69年(1980)政府宣布成立「設置二十萬輛大汽車廠籌備處」,隔年和泰獲准參與投資1%,但至民國72年,由於政府控制豐田持股比例,大汽車廠合作案破局,多年心血付諸流水後,遂考慮往重型車輛發展,以尋找停損點。民國73年和泰與日野汽車合作,以17億元買下「華同汽車廠」,成立「國瑞汽車公司」,開始生產大客貨車,由他擔任董事長。民國75年經濟部核准國瑞生產小轎車,民國77年第一部商用車「瑞獅」上市,接著生產Corona及Tercel,並進口Camry與Corolla。
民國75年(1986)自味全董事長退休,由長子黃克銘接任;民國77年自國瑞汽車公司董事長退休,由蘇燕輝繼任董事長;民國81年卸下和泰汽車董事長職務,由總經理蘇燕輝繼任。[註5]民國87年,以中國康師傅方便麵聞名的頂新集團,由購入味全持股方式,以資本市場入主味全,成為今日味全品牌經營者,而黃、蘇兩家早已退出經營。
除事業上的擴張外,亦十分重視棒球運動的推展,曾贈予贏得世界冠軍的中華青棒、青少棒隊等每位隊員獎助學金。[註6]民國67年(1978)與宜寧中學合作,6月一舉奪下全國青棒冠軍;同年7月15日與文化大學建教合作,成立味全成棒隊;民國79年成立味全龍職棒球隊。[註7]另為倡導有益青少年身心的休閒活動,提供民眾休憩活動的場所,乃將埔心牧場規劃為遊樂及健身活動場所,使埔心牧場成為觀光旅遊的好去處。[註8]
退休後,全心投入公益事業,除了在經營事業時於鹿港中學捐獻烈火教室,民國63年(1974)設立「純青社會福利基金會」、「味全文教基金會」、「純青嬰幼兒營養研究基金會」之外,民國85年更設立「黃烈火社會福利基金會」,全力推展「美好人生、祥和社會」的理念。民國99年,以百歲高齡在家中辭世。[註9]
妻陳潘、陳瀾。陳潘為鹿港慶昌郊商後代陳天賜長女,生有長子克銘、長女娟娟、次女淑惠、三女詩涵、四女淑貞。克銘曾任味全食品公司董事長、和泰汽車副董事長等職。陳瀾自北京師範大學商科畢業,為和泰創業時期不可或缺的左右手,育有次子南圖、三子南光。南圖曾任味全食品公司總經理、董事長、味全集團總裁;南光於民國99年(2010)擔任和泰汽車董事長。[註10]
〔李昭容〕

[註1] 黃烈火口述.賴金波紀錄整理,《學習與成長—和泰味全企業集團創辦人黃烈火的奮鬥史》(桃園縣:財團法人黃烈火福利基金會,2006),頁20、27。感謝黃南光先生提供其父親傳記,特此誌謝。
[註2] 黃烈火口述.賴金波紀錄整理,《學習與成長—和泰味全企業集團創辦人黃烈火的奮鬥史》,頁52-56、257;曾材庭,〈烈火先生大廈落成暨令長郎克銘君新婚誌慶〉,《眉亭隨筆》(臺中:文華印刷,1972),頁144。
[註3] 卜幼夫,《臺灣風雲人物》(香港:新聞天地社,1962),頁148。
[註4] 和泰汽車,〈企業沿革〉,http://pressroom.hotaimotor.com.tw/zh/article/00008,2014年9月26日瀏覽。
[註5] 黃烈火口述.賴金波紀錄整理,《學習與成長—和泰味全企業集團創辦人黃烈火的奮鬥史》,頁202-213、260。
[註6] 〈三棒隊隊員獲國際榮譽黃烈火決贈獎學金〉,《聯合報》,1975年9月1日,8版。
[註7] 〈黃烈火點頭味全跨進棒球圈二十年往事龍族雜誌將連載〉,《民生報》,1997年12月29日,5版。
[註8] 〈埔心牧場真夠「味」民眾休憩最安「全」〉,《經濟日報》,1988年3月29日,13版。
[註9] 趙惠群,〈創辦和泰、味全百歲黃烈火病逝〉,《聯合報》,2010年3月23日,A8版。
[註10] 黃烈火口述.賴金波紀錄整理,《學習與成長—和泰味全企業集團創辦人黃烈火的奮鬥史》,頁26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