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 | 經濟人物 |
---|---|
傳主/ | 黃銀漢 |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 | 彰化 /彰化 |
生卒年/ | 1891-1954 |
撰稿者/ | 顧雅文 |
黃銀漢
(臺灣人士鑑)彰化人,後改名吉田銀次郎。父篤厚,母鍾謹,排行次男。 明治38年(1905)於彰化公學校(今彰化市中山國小)畢業後,進入府立農事試驗場就讀,明治41年完成學業。[註1]同年,進入政府機關任職,先受雇於鳳山廳農會,明治42年轉任彰化廳農會書記,明治44年被任命為臺中廳水產組合兼任囑託(約聘人員),翌年轉任臺中廳農會通譯。大正元年(1912)8月任職於新高製糖彰化工場農事係,大正15年辭去公職,進入實業界,從事土地開發與金融事業,任彰化建築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(董事),並創立彰化市倉庫信用利用組合(今彰化信用合作社)。[註2] 亦積極參與政治。大正15年(1926)10月任彰化街協議會員,昭和9年(1934)至10年任臺中州彰化市協議會員,昭和11年至14年任臺中州彰化市議會員。昭和17年,擔任彰化市大和國民學校校長與家長會長,後因教育後援有功受表揚。除了擔任議員,他也投入彰化地方要務,諸如彰化水利組合評議員、彰化方面委員(民生委員)、事業助成會監事、彰化遷善會評議員兼幹事、彰化建築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、彰化市會議員、方面委員、市所得稅調查委員、彰化市北區副會長等,對地方發展頗有貢獻。[註3] 妻劉李(後改名吉田富惠),育有5男3女,分別為時榮、時福、時尊、時文、時昭、瑞珠、秀珠、掌珠。日治時期,其子分別更名為榮一、時福、慶雄、文隆、昭道,戰後復名。長子於臺中二中畢業後繼承家業,戰後任彰化民生戲院經理;[註9]次子於旅順工大畢業後任職滿州軸承製造株式會社,戰後任臺灣電力公司濁水發電所主任;三子、四子分別為慶應大學醫學部本科及京都府立醫大豫科畢業。[註10] 〔顧雅文〕 | |
[註1] 太田肥洲,《新臺灣を支配する人物と產業史》(臺北:臺灣評論社,1940),頁398;興南新聞社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十週年版)》(臺北:興南新聞社,1943),頁426。 [註2] 太田肥洲,《新臺灣を支配する人物と產業史》,頁398;興南新聞社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十週年版)》,頁426;臺灣日記知識庫,http://taco.ith.sinica.edu.tw/tdk,2015年4月20日瀏覽。 [註3]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,〈黃銀漢〉,http://who.ith.sinica.edu.tw/s2g.action,2014年1月13日瀏覽;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一週年版)》(臺北:臺灣新民報社,1934),頁124;興南新聞社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十週年版)》,頁426。 [註4] 〈彰化片善兩則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34年4月13日,夕刊4版。 [註5] 〈褒狀下賜〉,《臺灣總督府府報》3693a號,1939年9月24日,頁65。 [註6] 江俊銓,〈日本赤十字社臺灣支部之研究(1895-1945)〉(桃園: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,2006),頁176。 [註7] 〈彰化市府獎勵選舉成績優良里長〉,《臺灣民聲日報》,1948年3月5日,2版。 [註8] 〈彰化聯合社昨討論善後〉,《臺灣民聲日報》,1951年3月24日,4版。 [註9] 〈本戲院經理黃時榮先生令先嚴黃銀漢先生〉,《臺灣民聲日報》,1954年3月13日,2版。 [註10]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一週年版)》,頁124;興南新聞社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十週年版)》,頁426;〈黃銀漢十六告別式〉,《臺灣民聲日報》,1954年3月13日,5版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