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 | 經濟人物 |
---|---|
傳主/ | 陳義方 |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 | 永靖 /永靖 |
生卒年/ | 1827-1866 |
撰稿者/ | 李昭容 |
永靖人,官章「清亮」。家族為開發永靖的先賢,渡臺祖智可原居廣東饒平縣大榕社,康熙年間因參與施世榜修築八堡圳工程來臺,從事土地拓墾與農耕活動,至第三代德耀已成永靖望族之一。德耀為其祖父,深具經營才幹,廣增田園、設置族產和建立祖堂,並為嘉慶18年(1813)永靖建街契約書合約代表之一。[註1] 父崑岡,接續先祖的拓墾精神,購買山林土地,經營煙草、織布與五穀買賣,家族財富倍增,成為富甲一方的巨賈,而有「紅柿公」之稱。紅柿公之得名,相傳他好賭,某天欲賭博時見一盤紅柿,心中喜見紅得紅,於是對紅柿默禱,庇佑他今日勝了便從此不賭,並將利用贏得的錢好好做生意;結果,每下注必贏,故乘勝罷賭而回;半途忽感悟賭博害人,又擔心招惹禍殃,乃遠走社頭依靠岳父,勤做生意而成功,自此愛吃紅柿,不忘將紅柿供神案。 同治元年(1862)3月戴潮春事件起,戴氏控有中部各地,8月攻斗六門(斗六),南下嘉義。同治2年10月新任臺灣道丁曰健來臺,由淡水登陸往南進攻,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亦由府城往北攻擊。12月臺灣鎮總兵曾玉明攻下彰化城,丁曰健攻下斗六門,戴潮春被殺,惟其餘黨分散各地繼續反清。 同治4年(1865)4月,嚴辨與呂仔梓起兵於二重溝庄(今埔心二重湳)。此役中,他在永靖地區率領鄉勇奮力進剿,協助清兵平定餘黨。戴役之後,經丁曰健與曾玉明奏請,欽加軍功五品銜頂戴兼武西堡總理,其母贈孺人,其妻亦贈宜人。戴潮春事件後,他因軍功躍升為地方重要士紳,[註2]一時之間家族於永靖地區聲名大噪,惜39歲即英年早逝。 娶妻張氏,生有2子。長子有光(另有傳),次子潤身,二人秉承他的遺志,耗時7年興建餘三館,有光並於同治12年(1873)捐納而得「貢生」之銜。[註3] 〔李昭容〕 | |
[註1] 永靖街由劉經緯、林元梅、陳德耀等人分為六股,聚資銀4,680圓建成,其經營與管理工作,眾議分鬮六份各自處理,陳德耀與詹康、魯善生等12人共一份。湯熙勇,〈員林永靖陳氏家族的渡臺與發展〉,《史聯雜誌》9(1986.12),頁103。 [註2] 趙工社主持,《彰化縣永靖鄉餘三館研究》(彰化:彰化縣政府,1989),頁37。 [註3] 張瑞和,《永靖鄉土資料研究集》(彰化:永靖鄉公所,1995),頁300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