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文化人物
傳主/丁寶濂 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鹿港 /鹿港
生卒年/1867-1929
撰稿者/李毓嵐
丁寶濂 ( 鹿港丁家大宅,頁 133 )鹿港人,名雨田,字式周,號蓮溪。父端凝,母施密娘,出身鹿港丁家;排行長男。[註1]
廩膳生,以擔任塾師為生。明治42年(1909)3月,寄留於霧峰林烈堂家;明治45年5月,轉寄於林獻堂家;大正11年(1922)11月,又寄留於林梅堂家,至大正15年才退去,這段時間可能在霧峰林家擔任私塾教師。大正15年10月,戶籍轉至竹塘詹仁華(另有傳)家,昭和3年(1928)又移至臺中林耀亭家。他大半生寄人籬下,以教書為業。[註2]
丁寶濂妻 陳玉娘 ( 鹿港丁家大宅,頁 133 )能詩,林幼春曾作〈贈丁式周君〉一詩,讚美其詩才,內容為「文章得失寸心知,滿握驪珠轉自疑,妙語解頤丁敬禮,推敲一字是吾師。」[註3]他多次以來賓身分出席「櫟社」聚會,例如明治43年(1910)4月23日,參與櫟社社友與北中南各地詩人在臺中瑞軒的詩會,會後同至臺中公園物產陳列館前合影;[註4]翌年10月4日,櫟社成員於臺中米穀公司舉行「櫟社金曜會」一週年紀念會,他亦出席。[註5]大正9年(1920)1月31日,經由林幼春推薦,正式加入櫟社。[註6]此後,每年櫟社的春、秋詩會他均參與,唯大正15年因長子榮東病逝,而未出席於臺中怡園召開之秋季雅集兼第一回壽椿會;之後連續兩年他皆缺席櫟社的相關集會,可能是因喪子,心情悲傷影響健康,故不再熱中於櫟社活動。[註7]
其詩作風格多屬遺老類型,除感傷懷舊外,大多為詠物或詠景之詩,藉此以反映心聲。[註8]〈蓮溪詩草〉為其作品集,共計22首,收於《櫟社第一集》。[註9]
妻馬興陳玉娘,育有2子榮東、榮裕。 〔李毓嵐〕

[註1] 李昭容,《鹿港丁家大宅》(臺中:晨星出版有限公司,2010),書前世系表。
[註2] 李昭容,《鹿港丁家大宅》,頁132-133。
[註3] 林資修,《南強詩集》(臺北:龍文出版社,1992),頁37。
[註4] 傅錫祺,《櫟社沿革志略》(臺北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3),頁6。
[註5] 張麗俊著,許雪姬、洪秋芬、李毓嵐編,《水竹居主人日記(三)》(臺北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、臺中縣文化局,2001),頁119。
[註6] 傅錫祺,《櫟社沿革志略》,頁15。
[註7] 李昭容,《鹿港丁家大宅》,頁133。
[註8] 李昭容,《鹿港丁家大宅》,頁133-134。
[註9] 傅錫祺,《櫟社沿革志略》,頁170-174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