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 | 文化人物 |
---|---|
傳主/ | 洪爾桐 |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 | 二林 /二林 |
生卒年/ | 1860-1925 |
撰稿者/ | 張素玢 |
二林人,字明輝。父洪思灣(另有傳),母蘇菊,排行四子。 自幼聰明,讀書過目不忘。同治9年(1870)10歲時,已博覽四書五經;16歲時,赴福州專心準備科舉考試,數年後因父病危而輟學返鄉,親自侍奉湯藥,為時3年。光緒元年(1875)其父去世,閉門獨處,抑鬱寡歡。族人及鄉黨耆宿,因他飽學經綸,再三懇請設立學塾,教育後進;他感動於鄉人與親族的誠意,創立「復泰社」以教授鄉里子弟。 在日治時期,日本人為消滅臺灣人的民族精神,欲禁止漢學講授,但他不輕易屈服,仍繼續傳授經書。大正7年(1919),二林「香草吟社」創立後,推許存德(另有傳)為社長,洪以倫(另有傳)為詞宗,他及李木生、洪志古為顧問。[註1]大正14年,二林仁和宮重修後,與李增塹(另有傳)合書〈重修仁和宮碑記〉。[註2]門下英才輩出,遍及今二林、芳苑、大城、竹塘等地。 妻蔡梅,育有二子,長子貞祥、次子煥秋。煥秋於日治時期擔任二林庄役場雇員,[註3] 昭和10年(1935)成立的二林托兒所便設於洪宅。[註4] 戰後擔任二林鎮公所秘書9年,襄助鎮政;又擅長文藝,在秘書任內組織業餘藝能團,撰寫話劇劇本及流行歌詞,每年分數次演出,頗受好評。[註5] 〔張素玢〕 | |
[註1] 時空旅人,〈芳苑 後寮村 洪家古厝〉,http://blog.xuite.net/apex.cheng/wretch/150060252-芳苑++後寮村+++洪家古厝,2015年7月17日瀏覽。 [註2] 林文龍,《二林鎮志.文獻與掌故軼聞》(彰化:二林鎮公所,2000),頁594-595。 [註3] 洪寶昆,《北斗郡大觀》(臺中州:北斗郡大觀刊行會,1937),頁192。 [註4] 〈二林部振設托兒所〉,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》,1935年11月9日,8版。 [註5] 〈故洪爾桐先輩事略〉,《洪氏大族譜》(作者自印);林文龍,《二林鎮志.人物篇》(彰化:二林鎮公所,2000),頁485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