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文化人物
傳主/洪炎秋 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鹿港/臺北
生卒年/1902-1980
撰稿者/李昭容
鹿港人,本名槱、棪楸,字炎秋,戰後改以字行。曾祖至忠自福建南安渡海來臺,祖父江霖為避戴潮春事件定居鹿港;父洪一枝,字月樵,號棄夫,乙未割臺後改名繻,字棄生(另有傳),母為丁聘治;排行次子。[註1]
日治時期棄生斷絕仕途,拒講日語,亦不准子女進入日人所辦學校就讀,親教子女熟讀四書、五經、史書、古文、古詩,並留意時事,蒐集「新學」之書籍雜誌,如《瀛寰志略》、《萬國史記》、《格致新篇》、《新民叢報》等。[註2]他受父親的教育與影響,具有扎實的漢學基礎,同時積極吸收新知識。
除追求新知外亦習日文,瞞著父親向龍山寺住持光明智曉、鹿港公學校校長平田丹藏開辦的「夜學會」學習,又向任職公學校的族兄洪宣碧學習日文;一年間修完小學課程,再向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購買《中學講義錄》和教科書,以兩年時間自修並通過「專門學校入學檢定試驗」,取得中學畢業的同等學力。大正7年(1918)獲得「臺灣新聞社創刊十週年徵文比賽」小說組第一名,獎金60圓;另從其父存款偷領600圓,赴日留學,先進入正則預備學校和英語正則學校補習3個月,後考入荏原中學三年級,在修完第四年級課程之後,因其父不予經濟支援而輟學返臺。[註3]
回臺後,受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感召,又從表哥丁瑞魚(另有傳)學會注音符號,自修國語後開始有至北京求學的想法。[註4]大正11年(1922)隨父遊歷中國,父回臺後他仍留在北京,進入王璞主辦的國語研習所進修數月;隔年,考取北京大學預科乙組英文班,同入預科者還有何兆熊(後改名何容)。[註5]1925年升該校本科教育學系就讀,並以中國文學為輔科;1928年完成畢業論文〈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教育〉,經由校長蔣夢麟推介,發表於商務印書館出版的《教育雜誌》。[註6]
在北大就學期間,先後於大同、大中、省立十七中學教書。1929年畢業後,至河北省教育廳擔任科員,翌年返回北平大學負責註冊事務。1931年北平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成立,由他擔任事務主任,並在農學院教授日文,於中國、民國、華北等私立大學講授教育學和國文。1933年在北平西單大街開設人人書店,出版語言教學書籍等。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,北平各校相繼撤出,他因母親年老未隨校內遷,乃留守學校擔任農學院留平財產保管委員。戰爭期間,依舊堅持於北京大學、北京師範大學教學。1945年日本戰敗,平津地區3千多名臺灣人返臺事宜亟需處理,他與吳三連分別擔任北平、天津臺灣同鄉會會長,協助返臺工作。隔年5月,由天津搭船至上海,再轉船返臺,離開居住25年的北京。[註7]
返臺後,繼續投身教育工作,先在臺北女子師範學校當教務主任,後派任為臺中師範學校校長。不料,二二八事件後,被以「鼓動暴動、陰謀叛國」為由撤職,賴臺灣編譯館館長許壽裳為他洗冤而獲平反。民國37年(1948)8月受聘為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,教授國文、文學概論、老子等課程,其後陸續兼任省立師範學院、大同工學院、銘傳女子商專等校國文課程。另多次考察歐、美、亞洲各國教育發展,返國後鼓吹「大學教育應為全民開放」與「用人唯賢」之主張,具體提出施行高中學力檢定考試,創辦函授教育等辦法,曾設立國語日報函授學校,為失學青年服務。[註8]
推行國語是他的另一重要事蹟。民國36年(1947),北大同學何容擔任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,乃邀請他擔任副主任委員。民國37年10月《國語日報》創刊,隔年出任社長,直至民國69年過世為止,中間一度轉任發行人,但計其擔任社長職務長達26年,任內建樹甚多,被譽為「書生辦報」的典型。再者,民國42年中國語文學會成立,計畫設立中國語文專科學校、中國語文函授學校,加強華僑國語國文教育,改進語文教學,編印中國新辭典等工作,獲選為理事。[註9]而在辦報、出版讀物之餘,民國62年又成立語文中心,成為外籍人士學習華語的重要機構。
他亦參與政治活動。民國35年(1946)在連震東鼓勵下,參加國民參政員選舉,以些微票數落選,之後連續擔任近10屆的選舉委員會委員。民國58年底立委增選,「以無錢為本錢」參與競選,受到文化界支持,以8萬2千多票高票當選。任內說話具體,立論切實,並推廣學力檢定考試辦法,受政府採用實行。
著作甚豐,如《日本語法精解:英文法比較研究》、《文學概論》、《雲遊雜記》、《教育老兵談教育》、《洪炎秋自選集》、《國語推行與國語日報》、《語文雜談》、《三友集》,及《閑人閑話》、《廢人廢話》、《又來廢話》、《忙人閑話》、《淺人淺言》、《閑話閑話》、《常人常談》、《老人老話》等散文集,以幽默風趣的風格見長;又與何凡(夏承楹)、子敏(林良)合著《茶話》一至十集,及編寫兒童讀物等十餘種。民國69年(1980)3月14日,因腦溢血病逝於臺大醫院,家屬遵照生前意願,將大體交給臺大醫院解剖研究。總統蔣經國特頒「志業永昭」輓額。[註10]
妻關國藩,畢業於北平女子師範大學教育系,曾任教臺中女中、臺北女子師範學校。兩人育有一子一女。長子鐵生,臺灣大學化工系畢業,赴美國南加州大學化工研究所深造,返國後曾任工程師、臺灣大學客座教授、經緯電子公司副總經理;長女小如自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,赴美取得碩士學位,任教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文部,並在聯合國工作,也曾任教臺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。[註11]
丙寅( 1926 )元旦 大冶吟社 五週年總會並洪 炎秋 (中排戴黑帽者)餞別攝影紀念 。坐者左一起為王席聘、施梅樵、鄭鴻猷;坐者右一起為施文波、郭振英;中排左四莊太岳、左六丁瑞圖、左十一呂嶽;後排右二起為施江西、葉榮鐘、許幼漁、許文葵;後排左三朱啟南。 ( 丁瑞圖提供,李昭容翻攝 )〔李昭容〕

[註1] 吳文星,《鹿港鎮志》(彰化:鹿港鎮公所,2000),頁51。
[註2] 戴寶村,〈一生吃「國語飯的學者社長」:洪炎秋(1902-1980)〉,收於張炎憲、李筱峰、莊永明等,《臺灣近代名人誌.第四冊》(臺北:自立晚報,1987),頁206。
[註3] 國史館編,〈洪炎秋先生的一生〉,收於國史館編印,《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.第一輯》(臺北:國史館,1988),頁277;戴寶村,〈一生吃「國語飯的學者社長」:洪炎秋(1902-1980)〉,頁207。
[註4] 洪炎秋,《又來廢話》(臺中:中央書局,1974),頁11。
[註5] 鄭毓瑜撰述,〈洪炎秋先生傳〉,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,http://www.cl.ntu.edu.tw/people/bio.php?PID=127#personal_writing,2014年6月14日瀏覽。
[註6] 原收於《教育雜誌》第23卷第9號,後收於1968年洪炎秋於三民書局出版《教育老兵談教育》一書。
[註7] 戴寶村,〈一生吃「國語飯的學者社長」:洪炎秋(1902-1980)〉,頁210。
[註8] 國史館編,〈洪炎秋先生的一生〉,頁279。
[註9] 〈中國語文學會 昨開成立大會程天放等出席致詞 通過設立語文學校〉,《聯合報》,1953年6月1日,4版。
[註10] 〈洪炎秋之喪 八百人致祭〉,《聯合報》,1980年3月29日,7版。
[註11] 吳文星,《鹿港鎮志》,頁8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