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社會人物
傳主/丁瑞魚 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福建晉江/鹿港/臺北
生卒年/1901-1973
撰稿者/李昭容
丁瑞魚 (丁守真提供)鹿港人,丁協源郊商後代,生於福建泉州晉江陳埭。父寶光,母蔡槎;其排行三子。
大正4年(1915)鹿港公學校(今鹿港國小)畢業,之後進入該校高等科,大正6年於該校擔任代用訓導(代用教師)一年,大正8年考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,正逢該校改制為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。他的抗日意識在醫學校期間即表露無遺,與郭松根、施江南郭火炎(以上另有傳)等同學對殖民政府的苛政時有批評。大正12年日本皇太子裕仁親王以「攝政王」身分訪臺,視察至醫學校,學生列隊歡迎,眾人敬禮時僅他未行禮,隨即被抓審問,幸賴校長堀內次雄說情及保證,事情才未釀大。[註1]
他與文化協會的創立有密切關係,和石錫勳林麗明甘文芳(以上另有傳)、張梗、吳海水等人就讀醫學校時,常至大安醫院向蔣渭水請益,而有蘊釀文化團體之想法;大正11年(1922)日本牧師、思想家兼文學家賀川豐彥來臺,他與同學受其影響,認為唯有培養臺灣文化才是當務之急。[註2]隔年他冒著被開除的危險,收留林獻堂秘書葉榮鐘(另有傳),使其能向東京傳遞「治警事件」之訊息。他在學期間展現的民族意識,被日警列為反動份子,大正13年於醫專本科畢業後,[註3]接受堀內校長的建議,赴日本醫學專門學校本科就讀,逾二年畢業。返臺後於名間開設「瑞魚醫院」,又遭日警監視,經堀內介紹,乃赴廈門集美中學附設醫院任醫師兼院長。
居廈門時,與福建同安縣馬巷舉人洪謙光的長孫女洪若蕙結婚。婚後因學校收入微薄,而應南洋礦業公司之聘,赴馬來西亞擔任該公司礦務所醫師。該公司為石原產業公司,他深入馬來西亞柔佛州(Johore)峇株巴轄(Batu pahat)的鐡山(Surimedan)礦山任礦醫。昭和16年(1941)辭職回臺,一面在鹿港行醫,同時也進入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(今臺灣大學醫學院)為專修生,於杜聰明主持的研究室進行蛇毒研究。未幾,日本為支援南方陣線,徵調大批臺人派赴戰場,於昭和18年被徵為軍醫,隨兵團赴新幾內亞與澳大利亞間的卡伊群島(Key islands)服役,同一批服役的有陳篡地(另有傳)、陳新彬及張錫寶等13人,只有他與妻舅張錫寶在終戰第二年被送回臺灣。[註4]
回國後於鹿港行醫,二二八事件時無端被捕囚禁數天。受二二八事件之餘波,3月上旬鹿港地方人士為維持秩序組織警衛隊,他與鎮民代表會主席侯明輝(另有傳)、記者許嘉裕、商人黃鹽、鎮長辜本(另有傳)、秘書郭酵、區長郭武恆、省參議員丁瑞彬(另有傳)等人任幹部。待事件告一段落卻受逮捕,幸賴其堂兄蔡繼琨營救才被釋回。民國37年(1948)受聘為臺灣省政府參議、臺灣省社會處視導等職,民國44年出任內政部中央衛生處技正兼第七科科長,任內奉命籌辦榮民總醫院,隔年出任臺灣省衛生處技正科第七科科長,翌年7月請辭,旋在臺北開設「丁內兒科診所」,他描述自己的開業生活為「小巧規模,卻也清幽,也瀟瀟,也寬舒」。[註5]
個性活潑正直,喜好攝影、閱讀、騎馬,擁有全套的攝影器具,常自行沖洗照片,寄發親友。此外,交友圈相當廣泛,居鹿港的時間雖然不長,但參加鹿港醫師懇親會,與故鄉友人常有往來,如陳百川許讀葉榮鐘莊垂勝林坤元王春興(以上另有傳)、張敏生、葉植庭、侯明輝及郭乞等,與醫學校同學郭火炎林錫金、郭松根、施江南(以上另有傳)等亦交往密切。
曾言:「家庭之樂便是第一」,對子女的教育相當用心,育有11名子女。早年於馬來西亞時,欲送子女至英語學校就讀而未果,只好就讀當地星加坡日僑學校分校。子女漸長,便託日人老師帶回臺灣,由其弟婦丁顏梅教導。[註6]其表兄洪炎秋(另有傳)為他撰寫墓誌銘:「我這表弟,是個硬漢,為了正義,不惜一拼,敬業樂群,卻不怠慢,家教成績,更是燦爛,五男六女,個個能幹,長眠永息,可以無憾。」[註7]
家庭經營成功,有賴妻子洪若蕙的用心,她於民國61年(1972)當選臺北市模範母親。子女成就非凡,長子守真為新海瓦斯、新保電訊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;次子一善為新壽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公司董事長;長女淑美曾任臺大醫院生化科學教授,當選第二屆十大傑出女青年;次女靜愛,適石錫勳(另有傳)之兄石錫烈子石秋可;三女丁貞婉為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,適知名版畫家、木雕家陳其茂;四女肅麗為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碩士,適吳建生,曾任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圖書館主任;五女秀慧為臺中科技大學教授;六女娟敏,曾任職臺大醫院院長室,適陳芳洲;三子正己為臺北貿易公司總經理;四子則吾任職於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;五子立人臺北醫學院醫科畢業,於美國俄亥俄州執業。
〔李昭容〕

[註1] 丁一善(丁瑞魚子)口述,李昭容訪問,2001年3月10日於彰化縣文化局。
[註2] 葉榮鐘,《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》(臺北:自立晚報,1971),頁284-285。
[註3] 〈卒業證書竝修了證書授與(醫專)〉,《總督府府報》3229期,1924年5月9日。
[註4] 李昭容,《鹿港丁家大宅》(臺中:晨星出版有限公司,2010),頁204-208。
[註5] 見林坤元,《九十隨筆》(鹿港:作者自印),頁264。
[註6] 丁守真(丁瑞魚長子)口述,李昭容訪問,2000年2月9日於臺北丁宅。
[註7] 洪炎秋,《常人常話》(臺中:中央書局,1974),頁23-24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