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文化人物
傳主/葉榮鐘 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鹿港/臺中
生卒年/1900-1978
撰稿者/李昭容
鹿港人,字少奇,號凡夫。父成奇,為鹿港新興街保正,母王鸞。世代原為地主,後因父親早逝而家道中落,原田地資產被債主抵充及變賣,母親以裁製庫錢、編製大甲草帽維持家計。
幼年入書房習漢文,再入鹿港公學校,跟隨施家本(另有傳)、王秋田、鄭貽林(另有傳)等人學習漢文與書法。大正2年(1913)畢業後,就學一學期的高等科,旋因家境因素而至員林西醫院當藥局生,大正4年轉至臺中新盛俱樂部任撞球場之計點員。半年後返回鹿港,經施家本介紹,與龍山寺和尚光明智曉、巡官中西茂吉交遊,隨光明和尚習日本和歌及歷史,後又轉至舉人莊士勳(另有傳)於文廟所開設之夜學就讀。其後,於辜顯榮(另有傳)經營之鹿港食鹽專賣支局工作,因袒護鹽工而遭日人報復,開始思考至東京留學,此時為其思想塑造期。[註1]
他在思考臺、日相處的問題時,又與同鄉好友丁瑞魚莊垂勝許文葵洪炎秋施江西施玉斗(以上另有傳)、施滾、施樹及葉植庭等人,於大正6年(1917)發行手寫月刊,名為《晨鐘》;選定許文葵為總編輯,利用臺中州廳之設備裝訂成冊,郵寄諸位作者輪流迴覽,迴覽完畢交還許文葵。原本對外並不公開,但為熟人所知後要求參加,社員累積至30餘名,最後因寫稿來源枯竭,加上聚會引起地方商家誤會,傳為祕密結社而受巡查訊問,僅一年多即宣告解散,總計《晨鐘》共發行6、7期。[註2]
大正7年(1918)赴日留學,因家境貧困,而接受施家本、林獻堂的資助,入神田正則英語學校與研數學館之預備學校就讀,初寄居於林獻堂東京之宅邸,後搬至與洪炎秋同住。大正10年返臺任職林本源製糖株式會社溪州糖廠,因參加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而被革職,於是轉任為林獻堂秘書兼翻譯,協助其政治運動。昭和2年(1927),文化協會分裂,林獻堂遠遊歐美,他亦第二次受林獻堂資助赴日留學,入讀中央大學政治經濟系,後因緣際會入辜顯榮(另有傳)於日本橋區濱町大和行當食客,受其贊助每年300圓學費,乃辭退林獻堂的資助。此一時期,與大和行雇員荻野輝相交,受其影響對世界文學產生興趣,並於《臺灣民報》持續發表文章,而捲入新舊文學的論爭中。[註3]
昭和5年(1930)畢業後返臺,任林獻堂通譯兼私人秘書,擔任地方自治聯盟書記長。昭和6年與賴和周定山莊垂勝洪炎秋(以上另有傳)、陳逢源、張聘三等人創辦《南音》雜誌,並發表〈第三文學提倡〉一文,提倡在貴族文學與普羅文學之外,兼顧民間性與藝術性的第三文學。[註4]昭和8年10月與楊肇嘉、葉清耀同赴朝鮮考察地方自治制度。翌年出任《東亞新報》編輯兼主筆,開始報人生涯。昭和10年先入《臺灣新民報》,任通信部長兼論說委員,日撰社論,直至昭和12年七七事變前,臺灣報章漢文版全面遭禁。昭和15年被派赴日本,任《臺灣新民報》東京支社長。昭和16年入櫟社為社員,昭和18年2月被日本軍部強制徵召赴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任《大阪每日新聞》特派員、馬尼拉新聞社《華僑日報》編輯次長。翌年4月卸任返臺,時日本軍部已將臺灣6份報刊合為《臺灣新報》,並由《大阪每日新聞》派幹部經營,他則擔任該社文化部長兼經濟部長。昭和20年攜眷疏散臺中鄉下,以防避盟機轟炸。[註5]
戰後,民國35年(1946)任省立臺中圖書館採編部長,並參加「臺灣光復致敬團」,隨林獻堂、丘念臺等赴上海、南京、西安各地。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時,被選為「臺中地區時局委員會」宣傳部長,而友人莊垂勝為主任委員,在事件後莊被逮捕,一星期後意外獲釋。他雖未被逮捕,但與莊同被免去圖書館的職務。之後經由林獻堂的斡旋,轉入彰化銀行服務,歷任科長、主任、協理及顧問等職,迄民國55年退休。民國36年12月,中央政府欲推薦他為臺灣省參議會議員,但辭不接受;37年5月,由青年黨與民社黨聯合推為監察委員候選人,亦未接受。[註6]
他生平閱歷豐富,加上學養深厚,嫻熟中、日文,復潛心著作,尤專注於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之著述,因此成果斐然。民國49年(1960)編纂《林獻堂先生紀念集》,實踐自日治時期即有的述史之志,民國52年編《羅萬俥先生榮哀錄》;民國50年代後期著作《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》,該書刊載作者群為:葉榮鐘、吳三連、蔡培火、林柏壽、陳逢源合撰,實際由他執筆,最初以《日據時期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》在《自立晚報》上連載,民國60年,自立晚報社刊出單行本,改名為《臺灣民族運動史》;民國65年編《楊肇嘉先生哀榮錄》等書,寫作不綴。其以「先賢幾輩已歸休,餘緒誰能繼末流,幽德闡揚後死責,勉揮禿筆寫從頭」自勵。而他身為林獻堂秘書,曾被云性格為「放膽文章拚命酒」;或云其文章深具「跨越」性格,跨越中、日語文,日治、戰後兩個時代,以及臺灣知識分子與中國知識分子交往的界限。[註7]
近年,其子女葉芸芸、葉光南編輯《葉榮鐘全集》,重新將書名改題為《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》,並收錄《臺灣人物群像》、《日據下臺灣大事年表》;原隨筆著作《半路出家集》、《小屋大車集》、《美國見聞錄》、《三友集》等書,今合輯為《半壁書齋隨筆》。而生平所作舊詩600餘首,經莊少岳校訂出版,題曰《少奇吟草》;此外尚有《日據下臺灣大事年表》、《葉榮鐘早年文集》,以及《葉榮鐘日記》、《葉榮鐘書信》、《近代臺灣經濟發展史》、《葉榮鐘年譜》等皆為全集內容。
1931 年葉榮鐘與施纖纖結婚照 (施維堯提供,李昭容翻攝)妻施纖纖,畢業於彰化高女,曾執教於鹿港女子公學校。育有長女蓁蓁、長子光南、次女芸芸、三女青青、次子蔚南共5名子女。
〔李昭容〕

[註1] 葉榮鐘,〈我的青少年生活〉,《臺灣人物群像》(臺北:時報文化,1995),頁336-342、355-359。
[註2] 蘇薌雨、葉榮鐘、洪炎秋,《三友集》(臺中:中央書局,1979),頁365。
[註3] 葉榮鐘,〈我的青少年生活〉,《臺灣人物群像》,頁375。
[註4] 施懿琳、楊翠,《彰化縣文學發展史》(彰化:彰化縣立文化中心,1997),頁211-213。
[註5] 葉芸芸,〈編輯報告〉,收於葉榮鐘,《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(上)》(臺中:晨星出版社,2000)。
[註6] 葉榮鐘著、葉芸芸總策劃,《葉榮鐘年表》(臺中:晨星出版社,2002),頁56-57。
[註7] 葉榮鐘,《少奇吟草》(臺中:晨星出版社,2001),頁229;林莊生,〈談1900出代出生的一群鹿港人〉,《臺灣風物》57:2(2007.6),頁10;葉榮鐘全集、文書及文庫數位資料檔,http://archives.lib.nthu.edu.tw/jcyeh/main-track.htm,2015年8月16日瀏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