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 | 社會人物 |
---|---|
傳主/ | 施玉斗 |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 | 鹿港 /鹿港 |
生卒年/ | 1897-1981 |
撰稿者/ | 李昭容 |
鹿港人,父施九,母謝甘。字玲文,為四男。 大正4年(1915)為鹿港公學校(今鹿港國小)第14回畢業生,大正9年6月自臺北工業學校畢業後,擔任公學校教員數年,後轉任鹿港信用組合監事,昭和17年(1942)6月改任理事,昭和14年11月當選鹿港街民選街協議會會員。[註1]又曾擔任鹿港商工會部長,扮演為民喉舌的角色,如提出增設彰化至鹿港的鐵路副線,並為鹿港築港期成同盟會陳情委員。[註2]
施玉斗(中排左三)與鹿港朋友,前排左二起
為蔡相、洪炎秋、施江西,
中排左一起
為
許文葵、丁瑞乾、葉榮鐘、莊垂勝
,
後排左一
為丁瑞圖
(
丁瑞圖提供,李昭容拍攝
)平日喜好園藝、油畫。年少時,曾於大正6年(1917)與鹿港好友丁瑞魚、洪炎秋、許文葵、莊垂勝、施江西、葉榮鐘(以上另有傳)、施滾、施樹、葉植庭等人發行手寫月刊,稱之為《晨鐘》,共發行6、7期,是令鹿港年輕文人精神昂揚的刊物,但因被傳為祕密結社及陰謀造反,受到鹿港支廳高等警察部補瀧澤政比古巡查訊問和勸告,隔年停刊。[註3] 曾於自宅開設「鹿港信昌社」,印刷如《無悶草堂詩存》、〈鹿港街街勢一覽表〉、陳懷澄(另有傳)撰之〈壽菴黃府君墓誌銘〉、《鹿港第一公學校創立四十週年紀念誌》等出版品。[註4]戰後與鹿港旅北好友施學習、黃烈火(以上另有傳)、洪炎秋、丁瑞魚、許媽瞈、施江西、葉植庭、黃奇正、郭乞、侯明輝等人組詩友社「樂老小集」(樂諧音「鹿」,為「鹿老小集」之意),每月聚會一次。[註5] 妻施粘琴,育有2子4女。長子克敏,在臺中開設「施皮膚泌尿科」;長女淑婉,次子宗英,二女淑芬,三女韻韺,四女淑嬛,五女淑嬋。 〔李昭容〕 | |
[註1] 興南新聞社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十週年版)》(臺北:興南新聞社,1943),頁180。 [註2] 李昭容,《鹿港丁家大宅》﹙臺中市:晨星出版社,2010﹚,頁168-172。 [註3] 蘇薌雨、葉榮鐘、洪炎秋,《三友集》(臺中:中央書局,1979),頁365。 [註4] 李昭容,《日治時期彰化地區文化事業之研究》﹙新北市:稻鄉出版社,2011﹚,頁57。 [註5] 林哲璋,〈「國語日報」的歷史書寫〉(臺東:國立臺東大學兒童研究所碩士論文,2006),頁274;許涵青,〈旅北鹿港鄉賢─許媽瞈先生訪問記〉,《鹿港中學校友會刊》14(1995),頁1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