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政治人物
傳主/陳懷澄 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鹿港 /鹿港
生卒年/1877-1940
撰稿者/李昭容
陳懷澄 ( 李昭容提供 )鹿港人,字槐庭、水心,號沁園,郊商慶昌行後代。父宗華,為廩生及博士弟子員。母吳氏,其為養子。
光緒18年(1892),與其兄舜雲分戶,就教於莊宗其學習經、畫、詩。他秉賦聰慧,善解音律,尤工小楷,精詩詞、篆刻,對於攝影亦頗有興趣,可謂才藝之士。
明治30年(1897)與鹿港文人組成「鹿苑吟社」,明治35年與臺中士紳詩友組織「櫟社」,列名「創社九老」,為該社活躍的核心人物之一。明治36年與櫟社好友傅錫祺、陳瑚(滄玉)一同於報社《中部臺灣日報》擔任記者,從事漢文編輯,其詩作常見於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》之「文苑」、「詞林」、「詩壇」、「藝苑」。大正3年(1914)與丁寶濂施梅樵呂喬南(以上另有傳)等人組「鹿江詩會」,大正10年與莊嵩(另有傳)等人於外地活動時,有感故鄉文風重振之必要,遂與施家本陳子敏朱啟南許逸漁丁寶濂(以上另有傳)、鄭汝南、蔡子昭等人,整合各詩社成「大冶吟社」。[註1]
由於在詩壇頗負盛名,常受外地詩社邀請擔任詞宗,以評定文章優劣,曾任瀛社、竹社、臺北星社、臺中怡社、頭圍登瀛吟社之詞宗。大正7年(1918)至15年為彰化崇文社擔任文宗,評審該社徵文等第,同樣擔任崇文社文宗的有吳德功施梅樵鄭鴻猷(以上另有傳)、傅錫祺、謝汝銓、張純甫等人,皆為當時有名之士。[註2]
除了參與詩社,平時亦貢獻己身於教育工作,曾在鹿港公學校(今鹿港國小)擔任漢文教師及學務委員、教育義會副會長等職,深研陽明學,對於教育後代、傳遞漢學相當用心。
在政治方面亦頗多建樹。大正8年(1919)繼莊士哲(另有傳)之後擔任鹿港區長,翌年10月轉任街庄改制後的首任鹿港街長,亦是日治時期鹿港唯一的臺籍街長,並曾出任臺中州協議會會員,先後管理街政逾12年。任內負責督導街內預算之擬定、賦稅徵收等事務,並定期與保正、總代、街協議會員開會,以完成上級交付任務。[註3]除維護漢學、改良婚喪風習、解決乞丐問題等之外,更集資籌建公會堂及創校、開築產業道路、計劃「市區改正」等,對地方建設投注相當大的心力。
與林獻堂交情甚篤,積極參與民族運動。明治44年(1911),梁啟超接受林獻堂邀請至霧峰林家訪問時,他也作陪十餘日。梁氏並勸勉林獻堂、林幼春等人,應以行動爭取臺人的權益及處境。他受到激勵,大正2年(1913)與林獻堂、林烈堂等人,為籌設臺灣公立臺中中學校(今臺中一中)而奔走,與豐原林慈幫忙收得捐款20餘萬圓。[註4]大正9年臺灣留學生以「專為研究臺灣所有應予革新的事項,以圖謀文化向上之目的」為目的,於東京成立臺灣新民會,他亦擔任名譽會員。[註5]
晚年經濟陷於困境,櫟社友人曾伸出援手。[註6]昭和7年(1932)9月,他在街長任期屆滿退職後居住於太平車籠埔黃竹坑,應是受姻親林瑞騰邀請教授其女、姪女漢學,藉此解決他的經濟困境。林瑞騰為下厝林季商之五子,創立瑞裕拓殖株式會社,經營土地建物買賣,其女林少菱嫁給懷澄次子培坡。
居黃竹坑之黃竹山莊時,他仍熱衷於寫詩,留下不少退休後的寫照,期間一度因拒絕日本巡查向其索討賄金,與之衝突而移居霧峰。[註7]晚年患癡呆症,逝於昭和15年(1940),享壽64歲。
1929 年陳懷澄(後排左三)、 陳藻雲(後排左二) 與 莊太岳(前左一)及陳培煦(後左四)招待板橋林柏壽(前右二)於鹿港十宜樓 (施雲軒提供)作品有《沁園詩草》(1921),並編有《吉光集》、《媼解集》(1934)。其詩作表達傳統文人在乙未割臺後的際遇,雖與日本文人交流、酬唱,卻又見身處異族統治煎熬與痛苦。由其文學風格及行為可見,他既非閉門不出、棄絕人世,亦非與殖民者統治者妥協,而是藉由詩社推行文化抗日,在堅持與妥協之間尋找適當的路徑,以實踐造福地方的理想。[註8]
妻林柑,育有2子。長子培煦(另有傳)任鹿港鎮長多年,次子培坡在香港經商。
〔李昭容〕

[註1] 李昭容,《宜樓掬月意樓春─鹿港慶昌家族史續探》(臺中:晨星出版社,2015),頁105。
[註2] 李筱涵,〈陳懷澄及其文學作品研究〉(臺中: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,2010),頁32-33。
[註3] 李毓嵐,〈陳懷澄的街長公務職責與文人生活:以〈陳懷澄日記〉為論述中心(1920-1932)〉,《臺灣史研究》23:1(2016年3月),頁75。
[註4] 陳培煦編,〈公立臺中中學之創立〉,收於《家系片影》,頁23。
[註5] 葉榮鐘,《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》(臺中:晨星出版社,2000),頁108。
[註6] 林獻堂著、許雪姬等註解,《灌園先生日記(四)》一九三一年,頁381(12月6日);《灌園先生日記(五)》一九三二年,頁387(9月18日)。
[註7] 傅錫祺與陳懷澄之往來明信片D-126(廖振富教授提供),李筱涵,〈陳懷澄及其文學作品研究〉,頁106。
[註8] 類似評論可參考廖振富〈櫟社與鹿港之淵源及相關作品探析〉、〈傅錫祺《鶴亭詩集》所反映的人生抉擇〉、〈苑裡詩人陳瑚的文學活動及其創作〉,收於《櫟社研究新論》(臺北:國立編譯館,2006),頁297-299、427、481、48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