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文化人物
傳主/黃臥松 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彰化 /彰化
生卒年/1876-1944
撰稿者/顧雅文
彰化人,號筆俠。父黃海,母林菜,為長男。
幼年時拜陳百川為師,也曾入學小逸堂,與賴和(另有傳)等人相應和,其後成為漢文塾師。[註1]大正6年(1917),因憂心日人領臺以來風紀蕩然、道衰文敝,為消弭因西風東漸帶來的道德淪喪危機,以及因日本當局取締書房、學校撤廢漢文,對漢文化消逝的危機感,[註2]而與友人唐尹璿重新募集社員,重振原本只是祭祀文昌帝君神明會的崇文社。重修倉頡、沮誦牌位,於春秋兩季祭拜文衡聖帝、文昌帝君、倉頡、沮誦等神明,並召集以彰化為中心的中南部文人,正式籌組崇文社,他擔任社長,經費由地方人士自由樂捐。
新滑稽吟社的徵文活動 (彰化縣文學發展史(上),頁 121 )此為日治時期第一個文社,同年(大正6年)10月在關帝廟舉行盛大祭典,恭迎倉頡、沮誦二聖,街道莫不張燈結彩,來賓冠蓋雲集,熱鬧非凡。[註3]翌年,因「憤慨風俗頹壞,人心不古」,遂與賴和、吳貫世等人倡議展開全臺性的徵文活動,每月一題,在《臺灣日日新報》和《臺南新報》上發出公告,徵求古文稿來表達理念,徵文形式涵蓋議論、說解、策辯、考記、檄文等題,內容涵蓋政治、經濟、教育、文化維繫、風俗改良等。[註4]
昭和3年(1928)1月起,以「新滑稽吟社」名義徵詩,採戲謔文字,看似遊戲筆墨,卻對社會風氣批判其中。徵文先發表於《臺日報》、《風月報》、《臺灣新聞》與《臺南新報》等,後結集出版《崇文社百期文集》、《過彰化聖廟詩集》、《崇文社十五週年紀念圖追懷武訓廖孝女合刊詩集》、《彰化崇文社紀念詩集》、《彰化崇友社貳拾週年紀念詩文集》、《彰化崇友社貳拾週年紀念詩文續集》、《前明志士鄧顯祖蔣毅庵十八義民陸孝女詩文集》、《彰化崇文社詩文小集》、《祝皇紀貳千六百年彰化崇文社紀念詩集》,以及《彰化崇文社詩文小集》、《鳴鼓集》等系列圖書。[註5]
除了徵文發稿維繫儒學文化,對林德林的評論也令人矚目。有感於佛門屢出現爭議,大正10年(1921)先以「佛教持正論」為題徵文,對佛教徒的行為提出批判;大正14年又以「振起筆權崇正黜邪論」為題徵文。昭和2年(1927),臺中佛教會館爆發桃色疑雲,該會所屬的林德林被指和張淑子之妻有染,經當事人張淑子在所服務的《臺灣日日新報》揭發此消息,此事件引起以崇文社為核心的儒生對佛門群起批評,他以新滑稽吟社的名義,用「野禿偷香」為題徵詩,加以譏諷。[註6]
崇文社文集 目錄 ( 哈佛大學圖書館 )崇文社徵文活動從創社翌年(1918)起持續至昭和16年(1941),直到他臥病後才停止,長達25年的時間,他一人獨撐大局,每月徵文的投稿皆親自謄錄,並聘請文宗詳加評審。[註7]
戰爭時期,為適應殖民當局統治政策,曾更名為廣本富松,妻黃林幼則更名為廣本英子。長子虎侯,出生隔年夭折;次子順昌更名為廣本昌一郎,充當日本軍屬一去無回;長女玨珸,養女水纏。[註8]
〔顧雅文〕

[註1] 蘇秀鈴,〈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〉(彰化: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國文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,2001),頁71-74。
[註2] 蘇秀鈴,〈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〉,頁112-113。
[註3] 蘇秀鈴,〈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〉,頁37-38。
[註4] 施懿琳,〈日治中晚期臺灣漢儒所面臨的危機及其因應之道:以「崇文社」為例(1917-1941年)〉,《從沈光文到賴和: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》(高雄:春暉出版社,2000),頁272-273。
[註5] 蘇秀鈴,〈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〉,頁51。
[註6] 翁聖峰,〈「鳴鼓集」反佛教破戒文學的創作與儒釋知識社群的衝突〉,《臺灣文學學報》9(2006.12),頁86-87。
[註7] 蘇秀鈴,〈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〉,頁70-76。
[註8] 蘇秀鈴,〈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〉,頁7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