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 | 社會人物 |
---|---|
傳主/ | 陳景崧 |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 | 田中 /田中 |
生卒年/ | 1903-1999 |
撰稿者/ | 李毓嵐 |
田中人。祖父紹年(另有傳),父芳輝,母李歲。 田中公學校畢業後,考取公立臺中高等普通學校(今臺中一中),大正10年(1921)畢業,隨後赴日本留學。原攻讀法學,但因其父痼疾發作,延醫就診被拒,感受到醫德與醫術之重要,而改讀醫科。[註1]昭和4年(1929)畢業於日本大學專門部醫學科,專攻小兒科與內科,後在田中開設「景崧醫院」(今員集路上),[註2]當時田中只有他與許尾(前社會處長許宗德之父)兩位醫師。昭和5年任田中庄協議會員。[註3]
位於田中市區的景崧醫院
現為景崧診所
(
2014
年
8
月
1
3
日林瑋禾攝)行醫之外,他也是「蘭社」成員。大正12年(1923)時年20歲,即隨父同往參加在魏國楨(另有傳)別業舉辦的擊鉢吟會。昭和14年(1939)蘭社課題〈水仙花〉,是他所留下的最早作品。他熱心地方事務,提倡文藝風雅,蘭社吟會曾在其家宅舉行,也擔任過《詩文之友》社務委員。今存詩作均為蘭社課題,數量不多,其中〈夏雨〉、〈春山〉等是當年課題掄元之作。此外,亦鼓吹棋藝,提供自宅做為田中棋社的活動場地。[註4] 他懸壺濟世一甲子,醫術高明,只要觀察病人舌頭,就能預知麻疹病症,而有「麻仙」之稱;一天經常需要診治上百名患者,直至92歲高齡仍繼續為老病人看病。[註5]此外,以看病不收窮人錢、賒欠不追討而聞名,曾言:「我只看病、不會收帳。」每年年底送神時,他甚至將病人年來賒欠的帳本一併隨金紙燒化掉,以示「前帳出清、概不收受」,在田中地方上宛如「活菩薩」。[註6]據其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主任陳自諒回憶,小時候跟爺爺要零用錢,總是不給,但病人若開口,他就大方資助。[註7] 平日熱愛晨跑,風雨無休,由於勤於運動,且除三餐外,從無吃點心、宵夜的習慣,因此身體極為健朗。[註8] 民國103年(2014)1月,田中文化教育園區落成,此乃縣政府斥資9千6百多萬元,在閒置多年的田中文教用地興建而成,包括龍江館、棒壘球場、籃球場、兒童遊憩區與園區步道等設施,並以「景崧」命名,以紀念其行醫助人的事蹟。[註9] 〔李毓嵐〕 | |
[註1] 〈仁醫世族子孫30多人多從醫景崧文化教育園區揭牌〉,《聯合報》,2014年1月26日,B2版。 [註2] 日治時期之地址為田中街田中292番地,專攻內科、小兒科。野野田半平編,《臺灣醫師會名錄》(臺北:臺灣醫師會,1944),頁84。 [註3]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一週年版)》(臺北:臺灣新民報社,1934),頁123;趙水溝,《員林郡大觀》(臺北:臺灣新民報社,1936),頁366;〈生活譜陳景崧只看病不收帳〉,《聯合報》,1993年5月19日,34版。 [註4] 林翠鳳,〈田中蘭社百年史—一個區域文學史的史料建構實例〉,《東海中文學報》16(2004.7),頁367。 [註5] 〈仁醫世族子孫30多人多從醫景崧文化教育園區揭牌〉,《聯合報》,2014年1月26日,B2版。 [註6] 〈生活譜陳景崧只看病不收帳〉,《聯合報》,1993年5月19日,34版。 [註7] 〈仁醫世族子孫30多人多從醫景崧文化教育園區揭牌〉,《聯合報》,2014年1月26日,B2版。 [註8] 〈生活譜陳景崧只看病不收帳〉,《聯合報》,1993年5月19日,34版。 [註9] 〈仁醫世族子孫30多人多從醫景崧文化教育園區揭牌〉,《聯合報》,2014年1月26日,B2版。 [註10]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一週年版)》,頁123。 [註11] 〈仁醫世族子孫30多人多從醫景崧文化教育園區揭牌〉,《聯合報》,2014年1月26日,B2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