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政治人物
傳主/王敏川 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彰化 /彰化
生卒年/1887-1942
撰稿者/顧雅文
彰化街北門人(今彰化市光華里)。舊名義源,[註1]字錫舟。父延齡(廷陵)為漢學家與塾師,自幼受教孔孟之學,奠定日後為詩作文的基礎。[註2]母姚桂;排行次男。
彰化公學校(今彰化市中山國小)畢業後,明治38年(1905)9月進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就讀,明治42年3月27日從師範部乙科畢業,同年3月31日受任為公學校訓導(教師),分派至母校彰化公學校任教,教學認真,五度獲頒臺灣總督府勉勵金。[註3]大正8年(1919)8月22日離職。[註4]此一時期,積極參與崇文社、臺灣文社等漢文社團的徵文、徵詩活動,發表為數不少的詩文作品。[註5]
自公學校離職後,同年赴東京早稻田大學政經學科攻讀學位,[註6]受西方民主思潮影響,投身臺灣文化啟蒙工作、社會運動與爭取臺灣人民權利之事業。就學期間,適逢大正民主時期,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倡的民族自覺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盛行於日本,受其影響,大正9年(1920)加入為撤廢「六三法」而組織的留日學生團體「啟發會」(同年7月改組為「新民會」),並參與該會機關報《臺灣青年》之創刊,發表多篇關於女性自覺、教育改革與文化革新等議題的文章,藉以倡導臺灣文化啟蒙運動。[註7]大正12年,在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請願團第三度來到東京活動之前,為使運動順利進行,與吳三連、林呈祿與蔡惠如等新民會成員,預先向日本各界進行遊說,並舉辦歡迎會迎接請願成員,引起日方重視。[註8]
大正10年(1921)10月17日,臺灣文化協會於大稻埕創立,獲選為理事。[註9]大正12年自早稻田大學畢業,隨即返臺推廣《臺灣民報》,做為以啟蒙 臺灣民報創立時主要幹部合影,後排左方站立者 為王敏川 (日據下 臺 灣政治社會運動史,頁 640 )民智為宗旨的臺灣文化協會幹部,積極參與臺灣的社會改造運動。大正12年5月至6月間,與黃呈聰(另有傳)舉辦巡迴演講,宣揚民族主義思想,批判臺灣總督府統治不當之處,藉以推廣《臺灣民報》,頗受各地民眾歡迎。[註10]
大正12年(1923)7月31日,與蔣渭水、連溫卿等人,在臺北成立臺灣文化協會指導下的青年團體「臺北青年會」,期使文協能在地紮根,被當局解散後,改以「臺北青年讀書會」的名稱繼續活動。[註11]同年12月16日,因治警事件受囚於臺北監獄,在獄中作詩記述受難過程並抒發無懼心情。13年10月出獄後,任職《臺灣民報》記者,發表多篇關於教育革新、女性自覺與社會改革的文章,並深入民間以演講形式闡揚理念,[註12]試圖以社會教育啟蒙民眾。
大正14年(1925)之後,世界社會主義思潮大盛,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不景氣,促使左派抬頭,臺灣文化協會內部也面臨左派與右派的路線之爭。昭和2年(1927)1月3日,臺灣文化協會召開臨時總會,與同為左派的連溫卿取得主導權,右派脫會另組臺灣民眾黨。同年2月17日,召開第一次全島代表大會,受推舉為中央委員,擔任宣傳部主務、教育部部員與臺中本部駐在部員,與連溫卿一同帶領改組後的文協走向以農民、工人與小資產家為主的大眾團體。[註13]改組後的文協採取巡迴演講的方式,傳播新思想,昭和3年2月與文協成員在臺中創設「大眾文化劇團」,試圖藉演劇形式推廣理念,以獲取更多民眾認同,後因涉入「新竹騷擾事件」而停頓。
同年(昭和2年)3月,創辦機關刊物《臺灣大眾時報》,擔任董事,後因無法取得刊行許可,5月轉進東京創刊,擔任專務取締役(專務董事)兼編輯部主任。此後,以該報做為主要宣傳管道,發表文章宣揚政治與文化思想,並積極投入演講活動,於昭和4年取代連溫卿,掌握新文協的主導權。[註14]其後,以階級鬥爭為主要路線,發動多起激烈抗爭,皆為當局嚴厲打壓,入獄多次,最長的一次為昭和6年聲援「臺灣赤色救援會」籌備會而被捕入獄6年,文協也宣告解散。[註15]昭和13年出獄後,僅能以漢詩抒發抑鬱心情。[註16]昭和17年辭世。
戰後,其於民國38年(1949)臺灣光復節時受到表揚,其遺族並在40年4月14日受頒褒揚令並入祀彰化市忠烈祠,後因被「檢舉」為臺共,而在民國47年9月撤除其在忠烈祠的牌位。[註17]
妻王林惜,育有4子2女。長女閏秀,養女扁,長男鈺卿,次男材卿,三男濟卿,四男鋅卿。
〔顧雅文〕

[註1] 〈教職員田中武雄等82名履歷資料簿(1898年10月)〉,《彰化縣中山國民小學檔案》,識別號:CSE01_03_02,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,http://tais.ith.sinica.edu.tw/,2015年9月7日瀏覽。
[註2]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一週年版)》(臺北:臺灣新民報社,1934),頁15。
[註3] 〈王敏川教員免許狀授與〉,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》,2265冊21號,1914年4月1日。
[註4] 〈教職員田中武雄等82名履歷資料簿〉,2015年9月7日瀏覽。
[註5] 〈王敏川祝詩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15年11月13日,6版;〈第二名彰化王敏川崇文社課題促進同化論謝雪漁先生評選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18年9月11日,6版;〈崇文社課題維持漢學策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18年11月13日,6版。
[註6]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一週版)》,頁15。
[註7] 施懿琳,〈日治時期臺灣左翼知識份子與漢詩書寫—以王敏川為分析對象〉,《國文學誌》8(2004.6),頁7。
[註8] 葉榮鐘,《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》(臺中:晨星出版社,2000),頁152。
[註9] 葉榮鐘,《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》,頁333-334。
[註10]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,《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の治安状況》(臺北:臺灣總督府警務局,1933),頁151。
[註11] 連溫卿原著,張炎憲、翁佳音編校,《臺灣政治運動史》(臺北:稻鄉,1988),頁178;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,王乃信等譯,《臺灣社會運動史(1913年—1936年)》(臺北:創造出版社,1989),頁250。
[註12] 施懿琳,〈日治時期臺灣左翼知識份子與漢詩書寫—以王敏川為分析對象〉,頁9-10。
[註13] 連溫卿原著,張炎憲、翁佳音編校,《臺灣政治運動史》,頁165、363;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,王乃信等譯,《臺灣社會運動史(1913年—1936年)》,頁305-306;施懿琳,〈日治時期臺灣左翼知識份子與漢詩書寫—以王敏川為分析對象〉,頁10-11。
[註14]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,王乃信等譯,《臺灣社會運動史(1913年─1936年)》,頁305-306;施懿琳,〈日治時期臺灣左翼知識份子與漢詩書寫─以王敏川為分析對象〉,頁11-12。
[註15] 臺灣史研究會,《王敏川選集》(臺北:海峽學術出版社,2002),頁8。
[註16] 施懿琳,〈日治時期臺灣左翼知識份子與漢詩書寫─以王敏川為分析對象〉,頁14-33。
[註17] 王曉波編,《臺灣社會運動先驅者王敏川選集》(臺北:臺灣史研究會,1987),頁10-2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