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政治人物
傳主/甘得中 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彰化/秀水/花壇
生卒年/1883-1964
撰稿者/顧雅文
彰化東門街人(今彰化市),字復蘇,日文名天野正道。父國英,母李罔,排行五男。幼年學習漢學,日治時期入讀彰化公學校(今彰化市中山國小),畢業後在家研讀漢學,受臺中病院(今臺中醫院)聘為通譯。
24歲時志於留學,霧峰林獻堂嘉其志,承諾每年贈予百金充作學費,而於明治39年(1906)4月赴日,[註1]進入東京正則英語學校普通科進行語學研究,後畢業於早稻田大學。期間林獻堂曾訪日,兩人同行前往奈良旅遊,在下榻旅館巧遇梁啟超,他為林、梁兩人翻譯,促成明治44年梁啟超來臺的機緣。[註2]並曾在東京見到革命人士戴季陶,戴氏告以中國當時處境無法幫助臺人的民族運動,勸他結交日本中央權要以獲得協助。[註3]
甘得中 ( 臺 灣人士鑑 )平素熱心公益。留學日本時,曾以200金寄存上海譯書處,欲購買新書200部捐給臺灣學子,譯書局嘉勉其志,慨然允諾以六折價賣出;其後雖因抱病自日歸臺,譯書局仍郵送新書一如往昔。[註4]大正3年(1914),逢林獻堂祖母羅太夫人八秩大壽,林家擬撥萬金辦理慈善事業,使祝壽更具意義,但兄弟商議未得結果,他遂建議創立獎學金以資助優秀學生向學,最後共議創立一所收納臺灣子弟的私立中學,在與總督府折衝下,大正4年2月成立臺灣公立臺中中學(今臺中一中)。[註5]此外,也捐款資助彰化青年會圖書館及彰化女子高等普通學校(今彰化女中)宿舍之建設。[註6]
他在實業、政治與文化界皆極活躍。早先於虎尾經營中央商會,又被選為彰化同志信用組合監事。大正3年(1914)參與板垣退助等人組成的同化會,為宣傳理念而踏遍全臺。[註7]大正10年臺灣文化協會創會時任臺中州理事,為活動健將。大正9年至大正13年擔任臺中州彰化郡秀水庄長;翌年為花壇庄長,直到昭和7年(1932)止。在花壇庄長任內,對地方發展貢獻頗多,時三家春(今花壇鄉三春村)發生大水,死傷多人,為防水患,他爭取經費開闢花壇大排水溝,並將廢水溝地變更為庄有財產,極力推動建設花壇市街;另外為推廣教育,增設白沙(今花壇國小)及三家春分校場(今三春國小),作育英才,又開闢貫通山腳線的產業道路─彰員路。[註8]
大正12年(1923),楊吉臣(另有傳)因轉任總督府評議員而請辭臺中州協議會員,他受命繼任至昭和11年;次年被選任為臺中州州參事會員,到昭和15年止。[註9]皇民化時期任皇民奉公會臺中州支部委員、彰化市振興會副會長、彰化市奉公青年隊後援會長。亦任大新商事會社董事長,於戰爭後期赴中國發展,擔任華中煤炭製造廠理事、上海新華企業公司長。[註10]
戰後自上海返回臺灣,民國40年(1951)當選彰化縣第一屆縣議員。[註11]民國53年在病床上的遺詩寫道:
此地歸我四四年,禦洪運土造成田,復遭崩圳埋沙礫,三載經營未克全 滄桑屬易劫塵哀,地役因時變幾回……半過古稀物外身,浮生只好做凡民,觀魚池畔忘機處,竹屋柴扉縐是春。[註12]
元配張鬆育有3男2女。[註13]長女寶釵為彰化高女第一屆畢業生,後就讀日本女子大學,是當時女子到日本留學的先鋒之一,深受日本西化影響,自由、平等、人權的理念深植心中,主張女子剪髮,並投入社會服務,適張月澄;其子張超英為外交官,舉辦過有臺灣普立茲獎之稱的「FAPA張超英新聞獎」。[註14]次女翠釵就讀彰化高女時為出色的運動選手,曾獲臺灣網球女子冠軍,適盧慶雲;其女盧千惠,適前駐日代表許世楷;[註15]二男仲昌畢業於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土木科;三男挕昌;四男競昌畢業於東京高等工業學校應用化學科;五女珍釵。張鬆於昭和10年(1935)猝逝後,娶妻李昌,生六男以昌、七男宗昌。
〔顧雅文〕

[註1] 〈銳志可嘉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06年3月1日,5版。
[註2] 黃平垠,〈灌園與梁任公〉,《經濟日報》,1968年3月21日,7版。
[註3] 葉榮鐘編,《林獻堂先生紀念集》(臺中: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,1960),頁15-16。
[註4] 〈學生美舉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11年6月14日,3版。
[註5] 凌宗魁,〈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老紅樓建築評析〉,《臺灣博物季刊》32:1(2013),頁52。
[註6] 〈善於用財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19年12月7日,6版。
[註7] 興南新聞社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十週年版)》(臺北:興南新聞社,1943),頁102。
[註8] 謝英從等撰,《花壇鄉志》(彰化:花壇鄉公所,2006),頁652-653。
[註9]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,〈甘得中〉,http://who.ith.sinica.edu.tw/s2a.action,2013年10月31日瀏覽。
[註10] 《臺灣歷史人物小傳─明清暨日據時期》(臺北:國家圖書館,2003),頁79-80。
[註11] 謝英從等撰,《花壇鄉志》,頁652-653。
[註12] 盧千惠,〈竹屋柴扉總是春〉,《共和國雜誌》22(2001.11)。
[註13] 〈彰化市甘得中氏之德配於元旦日上午四時逝去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35年1月4日,8版。
[註14] 張超英口述、陳柔縉執筆,《宮前町九十番地》(臺北:時報文化,2006)。
[註15] 張炎憲、陳美蓉主編,《許世楷與臺灣認同外交》(臺北: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,2012),頁5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