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經濟人物
傳主/張清華 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員林 /員林
生卒年/1884-1948
撰稿者/張素玢
張清華受勳紀念 ( 張哲豪提供)員林人,居於今員林市民生里。父張紹乾(另有傳)為員林地區地主,母陳陽。
自幼受到良好的漢學教育,受業於庠生江捷元。明治32年(1899)入讀員林公學校,畢業後經營秋田製材商會。
明治38年(1905),彰化縣官設鐵道完成,二水站、彰化站、花壇站,員林站、社頭站、田中站通車,捐店面數間供火車站廣場使用;同年6月5日株式會社彰化銀行創立,為成立委員之一。明治40年擔任員林街第一保保正,兼任員林保甲聯合會會長,在地方上聲望卓著。大正6年(1917)11月,獲臺灣總督府頒授紳章。大正8年任大坡心庄長,一年後獲命擔任員林街長,時為員林唯一臺灣人街長,至昭和10年(1935)11月退職為止,共任職4屆街長,有「長壽街長」之稱。[註1]昭和9年,員林站站前擬建廣場,便將自家在站前的數間店面拆除,無償捐出土地供廣場之用;翌年獲「從七位」位階榮銜,受「奏任官」(薦任官)待遇。
他在16年的街長任期內,相當注重興辦學校以普及教育。大正10年(1921)整修興賢書院,大正12年協助員林公學校柴頭井分教場及員林小學校的設立,次年增設員林公學校高等科。除公辦教育事業之外,也在自宅內設漢學講堂,聘請老師到府教導張姓子弟,人稱街長宅第漢學堂。
任內也完成多項建設,如大正13年(1924)配合員林郡役所於出水坑籌建自來水廠,由員林街役場負責管理,使當地衛生條件大幅提升。而在東京大地震時,由於都市公園發揮了很好的救災效用,遂極力爭取長期租借興賢書院地產做為公共公園,並掘池儲水以備救災之用,即為目前市公所前的員林公園,至今仍為員林市最重要的都市綠地。而在大正14年10月完工的自來水道建設延伸至員林公園,設立管理站及游泳池,今日仍可見當年的水管遺跡。
政治生涯之外,他也在產業界大展長才,除了在水裡坑開設秋田製材商會,大正2年(1913)員林信用購買利用組合設立,出任組合長,並創立員林魚市場外魚類賣買商合資組織。[註2]隔年,擔任羊豬仲買組合長、果物容器販賣信用組合長。大正10年,出任員林街農業組合長、員林信用購買組合長。大正15年,與長子張春鐘及詹國(另有傳)成立員林街玉壺春製冰公司,並出任玉壺春及斗六兩所製冰公司董事,[註3]致力於提升員林地區青果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競爭力。昭和12年(1937),擔任員林建築信用購買合作社組合員、臺中輕鐵會社監查役(監事),以及臺灣殖產株式會社取締役(董事)。
此外,建成兩棟西洋樓,前棟落成於明治43年(1910),後棟落成於昭和5年(1930),乃自日本聘請建築師,以西方文藝復興樣式打造,被稱為「員林街長宅第」,是當時員林所僅見。兩棟樓的建造時間相差20年,在造型和風格上各異其趣,建築材料亦不相同,前低(一樓)後高(二樓)。現今張家仍有後代居住於後棟。
妻黃惜, 1917 年 員林果物販賣信用組合 留影,前排右三為張清華 ( 張哲豪提供)育有3子。長男春鐘,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畢業;次男春申,臺中一中畢業;三子春茂,日本大學法律系畢業;[註4]長女春子,彰化高女畢業後,隨長兄留學日本。
西洋樓前全家福 ,中坐者為張清華( 張哲豪提供) 這座 1910 年落成的西洋樓曾為員林街長張清華官邸,見證員林的政商舞臺, 大廳供奉觀音菩薩和祖先,美麗的大宅院現已閒置,屋主張欽宗旅美 ( 2013 年 6 月 8 日邱美都攝)〔張素玢〕

[註1] 趙水溝,《員林郡大觀》(臺北:臺灣新民報社,1936),頁245-246。
[註2] 內藤素生,《南國之人士》(臺北:臺灣人物社,1922),頁222。
[註3] 林進發,《臺灣官紳年鑑》(臺北:民眾公論社,1933),頁208。
[註4]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一週年版)》(臺北:臺灣新民報社,1934),頁11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