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 | 經濟人物 |
---|---|
傳主/ | 林朝廷 |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 | 福興 /福興 |
生卒年/ | 1901-1995 |
撰稿者/ | 李昭容 |
林朝廷
(
蔡仁振提供
)福興三汴村人。父林周、母施頭。 大正4年(1915)鹿港第一公學校(今鹿港國小)畢業,隨即考進甫成立的臺灣公立臺中中學校(今臺中一中),為該校第一屆畢業生。大正8年負笈至東京明治大學法學部就讀。[註1] 與臺中中學校時期的同學鹿港陳培煦(另有傳),以及其父陳懷澄(另有傳)交情深厚;陳懷澄為櫟社創始會員,與霧峰林家關係匪淺。[註2]他在明治大學就讀期間,受到當時風氣影響,加入大正9年(1920)成立的新民會,時會長為林獻堂,而陳懷澄與連雅堂列為名譽會員,他與諸多明治大學同學如林呈祿、羅萬俥、蔡玉麟、蔡先於、彭華英、陳全永、李烏棕、林濟川、林石樹、莊垂勝(另有傳)等人則擔任普通會員。[註3] 返臺後投入實業界,曾為彰化米商,開設「裕豐商行」。[註4]昭和16年(1941)擔任福興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長(總幹事),戰後就任為福興鄉農會會長、鄉代表會主席;退休後,亦曾任秀水農林學校英文教師。 妻呂雲屏,育有三子二女,長女麗卿、長子鉄城、次子俊明、次女麗仙、三子文進。 〔李昭容〕 | |
[註1] 岩元義盛,《鹿港第一公學校創立四十週年紀念誌》(彰化:鹿港第一公學校,1938),頁6。 [註2] 參見〈陳懷澄日記〉(1918-1920),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提供。朝廷常到陳家作客。 [註3] 葉榮鐘,《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(上)》(臺中:晨星出版,2000),頁108。 [註4] 〈臺灣正米市場組合報〉,《臺灣米報》,1927年4月12日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