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文化人物
傳主/施性湍 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鹿港 /鹿港
生卒年/1905-1937
撰稿者/李昭容
鹿港人,字瀧如,號雪濤。父至捷,生性聰慧,事親至孝,因不忍拂逆雙親,故棄文從商。後有賴其雇工施春華於夜間從朱啟南(另有傳)學習詩文,並於白日轉授給他,由是漸通詩文。
其後,又從生員施梅樵(另有傳)學詩,頗為精進;好讀古人詩,如梁啟超〈海桑吟〉、劉壯肅〈大潛山房詩鈔〉、梁鈍庵詩稿等,皆愛不釋手。嗣後加入大冶吟社,每於雅集吟唱,常有驚人佳句,尤擅竹枝詞。與同社施江西(另有傳)、施讓甫(另有傳)、施一鳴並稱「大冶四施」,每逢全臺聯吟大會或各地擊缽吟會,四人常聯袂以赴且載譽而歸,為當時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。[註1]
昭和2年(1927),與施讓甫等創立「聚鷗吟社」,推讓甫為社長,他任總幹事,該社規模雖小,但在大力鼓吹之下,仍盛極一時。昭和4年,與王養源創設「鐘樓吟社」,為專作詩鐘的小型詩社。[註2]其詩清新拔俗,然生逢亂世,且早年困頓,故詩作難掩激楚愀愴之調,此因時勢使然。而從〈自笑〉一詩,可看出他身處濁世的悲苦:[註3]
自笑年來等伏雌,蕭窗枯坐欲成痴。未如狡兔營三窟,翻覺鶴鷯老一枝。耽讀每懸文保髻,苦吟拼脫浩然眉。生逢滄海栽桑後,心血拋殘半為詩。
亦擅長描寫鹿港地景,以〈鹿溪竹枝詞〉最為著稱:
方磚鋪遍滿街紅,天蓋相連曲巷通。郎住新興儂大有,往來恰似一家中。
又如〈沖西晚挑〉的描述,可想像鹿港從海港變鹽田的景象:[註4]
秋風蕭瑟晚晴天,倚仗江頭思渺然。昔日帆檣停泊處,至今沙草長寒煙。鹿羊二水通潮汐,蟶蠣千堆近鹽田。西望蒼茫愁極目,中原只在夕陽邊。
昭和12年(1937),因積勞成肺疾,以33歲之齡英年早逝,著有《雪濤齋詩集》傳世。其師梅樵痛失英才,題下弔聯〈輓性湍宗侄〉,謂:「才思比肩吾,正望匠心多著作。年華同賈誼,誰知短命累嚴慈。」[註5]
其子能林(少峰),頗能克紹父志,才華卓越,繼為鹿港騷壇新秀,為其父編印《雪濤齋詩集》。
〔李昭容〕

[註1] 施懿琳,〈日據時期鹿港民族正氣詩研究〉(臺北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,1986),頁126。
[註2] 林翠鳳,《施梅樵及其漢詩研究﹙上﹚》(新北市:花木蘭文化出版社,2014),頁172。
[註3] 施懿琳,〈日據時期鹿港民族正氣詩研究〉,頁126。
[註4] 許雅菁,〈日治時期鹿港竹枝詞與八景詩的在地書寫〉(臺北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),頁42、118。
[註5] 《詩報》171號(1938.2),頁24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