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 | 社會人物 |
---|---|
傳主/ | 吳鴻賓 |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 | 彰化 /彰化 |
生卒年/ | 1835-1893 |
撰稿者/ | 顧雅文 |
彰化人(今彰化市小西街),字子煜,號秋汀,祖籍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二十四都。父拔英,為同治年間著名的孝子。有兄弟8人,其排行第五;長兄鴻文與七弟鴻波為邑庠生,三兄鴻猷考選監生,六弟鴻時由營武拔守備,其餘兄弟皆棄儒從商。[註1]又有姊適舉人陳光昌(另有傳),因以媳代夫,獨自侍奉高堂,並育兩子成人,被選入《彰化節孝冊》。[註2]
重修邑學碑記
(
臺大圖書館
)20歲時至彰化縣學,恰逢彰化邑學重修,與彰化知縣傅瑞全、儒學教諭齊屢仁等人同立「重修邑學碑」。[註3]光緒9年(1883)被選為歲貢生,[註4]後任鳳山縣學訓導。任職鳳山縣學訓導期間,逢清法戰爭臺灣建省,劉銘傳出任臺灣巡撫,時省會之址有所爭議;光緒13年,與蔡德芳、吳德功(以上另有傳)等22名彰化士紳上書,附上彰化舊城圖說,主張臺灣孤島南北千餘里,東傍山,西臨海,動輒生變,建議在鹿港建設省會;然而,劉銘傳對此不以為然,認為應定省會於大墩。[註5]光緒14年的施九緞事件時,同蔡德芳、吳德功等人辦理善後事宜,並稟劉銘傳撫諭免除全臺之清丈土地費用。[註6] 善文章,工於書法,行書、草書遒勁。其書法肖董其昌,筆法體勢間,亦有褚遂良靈變勁逸的風格,傳世墨跡多為行書與楷書。[註7] 有女吳婉,嫁鹿港文人莊嵩(另有傳)為妻。 〔顧雅文〕 | |
[註1] 賴熾昌纂修,《彰化縣志稿》(彰化:彰化縣文獻委員會,1961),頁19。 [註2] 吳德功,〈節婦陳吳氏傳〉,《彰化節孝冊》(臺北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1),頁63。 [註3] 〈重修邑學碑記〉,《臺灣中部碑文集成》(臺北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2),頁57-59。 [註4] 陳文騄修,〈選舉〉,《臺灣通志》(臺北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2),頁426。 [註5] 〈臺灣府行知巡撫劉銘傳批駁彰化縣紳士蔡德芳等請建省會於鹿港議〉,《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》(臺北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9),頁102-105。 [註6] 吳德功,《戴施兩案紀略》(臺北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59),頁106。 [註7] 鄭國瑞,《臺灣書法家小傳》(高雄:復文出版社,2009)。 [註8] 吳德功,〈節婦趙葉氏傳〉,《彰化節孝冊》,頁47。 [註9] 周國屏等撰,《彰化市志(下冊)》(彰化:彰化市公所,1997),頁776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