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 | 文化人物 |
---|---|
傳主/ | 黃祖輝 |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 | 鹿港 /鹿港 |
生卒年/ | 1896-1961 |
撰稿者/ | 李昭容 |
鹿港人,
黃祖輝
(人文薈萃,頁
260
)名朝欽,號庭經,字書初,在書界以「祖輝」字行。父祖輩於鹿港開設「六洽行」,經營棉紡紗貿易而致富。父黃爐,母陳蔭娘為益源陳聯顯之女;其為養子。[註1] 昭和18年(1943),時年48歲,獲得泰東書道展首獎,受總裁東久邇宮金牌賞,該獎為日本書道全國最高榮譽賞,他亦是日治時期唯一奪魁的臺籍書家,其作品融合臺灣書家、日本書人與中國碑帖於一爐。戰後,發起組織「鹿港書畫會」,並自民國35年(1946)起擔任鹿港中學書法教師,義務教導書法達10年,其著名弟子有蔡麗卿(另有傳)、黃政彥、粘文意及施國華。[註3]惜後來未積極投入書法創作,作品流傳不多,以致20世紀後期的臺灣書壇很少提及黃氏書法成就。 論藝術成就,其參展泰東書道院之作品,與其師林祖洞習書歷程相似,由王羲之、文徵明入門,而後取法孫過庭草書,最後以顏法創作,作品氣勢寬厚博大,奪得大獎;當時詩人稱譽有加,曰「經綸蘊蓄追山谷,意氣縱橫逼石庵」,書法創作表現力勝過其他參賽者。戰後,他的書風由開張縱放而趨於拘謹斂收,是時局轉換而情勢不同之故。[註4]晚期趨於結構莊重,筆趣暢快,風流有古味。 晚年時,家境大不如前。民國50年(1961)病逝後,好友周定山(另有傳)與家屬商議,將其所藏書帖及文房用具標售以饗同好,以籌其喪葬費。再者,周定山與朱啟南(另有傳)編定《祖輝楷行草字帖》,分別撰跋,做為喪禮答禮之本。[註5]民國94年,其學生粘文意為感謝師恩,重新由鹿港崇晉書道學會印行《黃祖輝先生墨跡》,期不使先人之名埋沒。 妻黃張玉猜、黃李悅(日籍),養子黃奕煌。 〔李昭容〕 | |
[註1] 遠藤克己,《人文薈萃》(臺北:遠藤寫真館,1921),頁260;陳傳纘纂修,《陳益源族譜》(彰化:祭祀公業陳益源,1970),頁106。 [註2] 施讓甫,〈黃祖輝兄以其揮毫出品於泰東書道院全國展覽會,獲得首選,榮受總裁東久邇宮殿下金牌賞,祝賦,有引〉,《詩報》307號(1943.12),頁4。 [註3] 蘇麗瑜編著,《鹿港書家王漢英及鹿港書壇》(彰化:鹿江文化藝術基金會,2008),頁216-217。 [註4] 李郁周,〈日治時期黃祖輝獲泰東書道院展覽會首獎探析〉,《臺灣美術》86(2011.10),頁26-27。 [註5] 黃祖輝,《祖輝楷行草字帖》(臺中:興臺出版社,1961)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