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 | 社會人物 |
---|---|
傳主/ | 蘭大衛 David Landsborough |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 | 蘇格蘭 /蘇格蘭 |
生卒年/ | 1870-1957 |
撰稿者/ | 顧雅文 |
蘭大衛
(
彰化縣醫療奉獻獎網站
)蘇格蘭克爾瑪諾克鎮(Kilmarnock)人。出身牧師世家,為彰化基督教醫院創立者。 1876年進入克爾馬諾克專門學校就讀,1887年進入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大學文學系就讀,1890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,立志成為醫療傳教士。1890年秋天,進入愛丁堡大學,1895年取得醫學學位。[註1]畢業前即為愛丁堡醫療宣道會的會員,並進入診所實習,兼任外科助手。[註2] 從愛丁堡大學醫學院畢業後,好友修.巴伯博士(Dr. Hugh Barbour)告知臺灣中部的醫療宣教師盧嘉敏醫師因病去逝,大社(今臺中市神岡區)的臨時診所被迫停辦,勸他前往接替,後獲英國海外傳道會推薦赴臺。1894年10月16日,與梅鑑霧(另有傳)及廉德烈牧師從英國出發赴臺,12月18日扺臺,先於臺南居住,向臺南秀才林燕臣學習臺語。明治29年(1896)1月6日,為設立中部新醫院之事,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南部大會巴克禮(Thomas Barclay)牧師及教士會請託,4月與梅鑑霧前往彰化視察。11月29日,決定將彰化教會禮拜堂做為診療據點,開始彰化的醫療傳道工作,彰化基督教醫院即以該日做為創立紀念日。[註3] 明治30年(1897)4月,與梅鑑霧前往大社巡迴醫療傳道,重新開辦診所。8月由大社返彰化,此時病患急速增加,需擴充醫院規模,遂開始物色土地,並且聘盧嘉敏的助手潘阿敦前來協助,也開始招收醫學生,第一期有高再得、顏振聲、潘阿敦、吳希揚、劉振昌等5名學生。[註4]12月2日,在彰化教會附近購得醫院用地,並於32年(1899)10月23日獲臺灣總督府頒發醫業免許證(執照),在官方許可下正式開業。 明治33年(1900)醫院規模再度擴張,病房持續增加,以因應激增病患,當時平均每天皆有超過400名的門診患者。他日間從事診療工作,夜間則為醫學生上課,主要課程為化學、生理學、解剖學等學科。明治36年,彰化的醫院開始收費,每人定額1角,但仍提供每日150個免費名額。明治38年,捐金籌建可容納650人的彰化教會。[註5]明治40年10月19日,宣道會向李渡河(另有傳)購地新建的兩層樓主體建築完工,正式命名為「英立彰化基督教醫院」。[註6] 明治41年(1908),臺南新樓醫院的馬雅各醫生返國休假,代其遺缺,至明治42年10月始返回彰化基督教醫院。同年受臺南教士會委派,與巴克禮牧師共同擔任臺灣南北兩教會境界線委員會代表。[註7]大正元年(1912)11月22日,於淡水領事館與連瑪玉(另有傳)結婚。因此時醫院經濟已獨立,遂規定手術收取1圓,貧困者免費。 大正3年(1914)12月16日,長子蘭大弼(另有傳)出生。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,大正5年1月1日與連瑪玉返英休假,醫院暫時關閉,彰化民眾發起百餘人為他舉辦送別會。[註8]返英後,在戰時的倫敦熱帶醫院從事診療工作;1917年,進入英國Abert Docks海軍醫院擔任住院外科醫師。大正8年4月,因一次大戰結束而返臺。[註9]
蘭大衛
與手術後的周金耀,約攝於
1928
年,
唯一的洋人醫師即
蘭大衛
(切膚之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網站)大正12年(1923),彰化基督教醫院獲日本政府頒發表彰貧病施醫之「御賜金」,此後直到昭和16年(1941)共獲頒達17次。[註10]同年受抵臺視察的裕仁皇太子召見,獲贈銀杯,表彰其醫療貢獻。大正14年返英休假,進入愛丁堡大學醫科研究部攻讀醫學博士課程,提出論文後取得醫學博士學位,隨後返回臺灣。昭和2年12月4日,招回舊有醫員及助手,彰化基督教醫院重新開院。[註11]昭和3年,見13歲少年周金耀右腿肌膚腐爛難治,於是手術割除妻子連瑪玉的小腿皮膚4塊,為周金耀做腿部植皮,「切膚之愛」傳為美談。[註12] 昭和10年6月17日,於臺灣始政紀念日獲日本政府贈送銅花瓶,表彰他在臺醫療40年的功績。昭和11年3月因病決定退休返英,在彰化官民、教友及學生的盛大歡送下,自彰化搭火車出發,經臺北至基隆乘船,返回故鄉英國。[註13]昭和12年6月,應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南部大會之邀,擬於8月回彰化赴任,但因臺灣總督府不願再有外國醫生來臺行醫而作罷,此後未再來臺。
蘭大衛
家庭照
,
攝於
1924
年
(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史文物館
網站
)1957年在倫敦發生車禍,身負重傷,經過46天的搶救後,仍於10月11日過世,享年87歲。[註14]其醫術、醫德深受彰化民眾敬仰,民間稱他為「活佛」,[註15]地位與南瑤宮媽祖並列,有「南門媽祖宮,西門蘭醫生」的俗諺流傳於世。[註16]身後留下一子蘭大弼、一女蘭仁愛,蘭大弼於民國41年(1952)返彰化基督教醫院任職,並擔任院長。 〔顧雅文〕 | |
[註1]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一週年版)》(臺北:臺灣新民報,1934),頁193。 [註2] 〈蘭大衛〉,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史文物館網站,http://www2.cch.org.tw/history/,2013年8月4日瀏覽。 [註3] 〈蘭博歸國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36年3月6日,4版。 [註4] 賴永祥,《教會史話(一)》(臺南:人光,2000),頁28。 [註5] 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史文物館,〈蘭大衛〉,2013年8月5日瀏覽。 [註6] 王詩琅著、張良澤編,《臺灣人物誌》(臺北:海峽學術,2003),頁148。 [註7] 黃武東、徐謙信合編,《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》(臺南:人光,1995),頁151、155。 [註8] 〈彰化基督病院閉鎖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15年12月29日,4版。 [註9] 〈蘭醫士來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19年6月18日,4版。 [註10] 〈臺中御下賜金傳達式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27年3月7日,4版。 [註11] 〈彰化基教醫院決定本日開院〉,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(夕刊)》,1927年12月5日,4版。 [註12] 陳美玲,《蘭大衛醫生與百年醫療宣教史》(彰化: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,2000),頁95-102。 [註13] 〈蘭博歸國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36年3月7日,8版。 [註14] 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史文物館,〈蘭大衛〉,2013年8月5日瀏覽。 [註15] 張瓊方,〈愛是永不止息—彰化「活佛」蘭大衛〉,《光華》68(2001.6),頁68-75。 [註16] 廖財聰,〈蘭大衛傳〉,收於《郭懷一、陳永華、吳沙、蘭大衛、居正、簡大獅合傳》(南投:臺灣省文獻委員會,1998),頁18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