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 | 文化人物 |
---|---|
傳主/ | 廖春波 |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 | 鹿港 /鹿港 |
生卒年/ | 1797-1855 |
撰稿者/ | 李昭容/陳威儒 |
鹿港人,字澹如,號闕文。祖父貢琳自福建泉州渡海來臺,擇居燕霧上堡大字口庄(今花壇鄉崙雅村);父清江,家世業農。為長子,由其開始轉居於鹿港杉行街。[註1] 少穎悟並精通經史,於道光5年(1825)選送廷試爲拔貢生(雅稱「選拔進士」)。道光10年,前後任彰化知縣託克通阿、李廷璧,重修彰化縣學並主修《彰化縣志》,李廷璧聘周璽、陳震曜、曾作霖(另有傳)等人為總纂,他則受邀參與編纂分輯;全志12卷,共分為封域、規制、官秩、祀典、田賦、兵防、人物、風俗、物產、雜識、藝文等12志88目。同年,他為鹿港鳳山寺撰〈鹿溪新建鳳山寺碑記〉一文。廖家因位於鳳山寺後方的杉行街,後代與該寺關係頗深,他為創寺董事;大正15年(1926)鳳山寺重修時,其曾孫廖天顯為倡議的士紳之一。[註2]鹿港鳳山寺今已列為彰化縣定古蹟。
鹿溪新建鳳山寺碑記
(陳威儒提供)此外,曾設絳帳於鹿港,名曰「碧草堂」,登第之士子,多出其門下。道光28年(1848),受彰化知縣高鴻飛所聘,主講於白沙書院,詩、賦、古文辭課士,一時風氣所靡,彰邑人士競為吟詠,彰化舉人陳肇興(另有傳)也曾從其學於此。彰化地區學風深受白沙書院薰陶,孕育名士甚多,曾維楨、蔡德芳、陳肇興、陳捷魁(以上另有傳)、廖景瀛等尤其傑出。 〔李昭容/陳威儒〕 | |
[註1] 廖焜焙編,《廖氏族譜》(未刊稿,1978),頁11。 [註2] 陳懷澄,〈重修鳳山寺碑記〉木碑(1926),置於鹿港鳳山寺三川殿右牆。 [註3] 廖焜焙編,《廖氏族譜》(未刊稿,1978),頁17。 [註4] 賴熾昌纂修,《彰化縣志稿.卷十人物志》(彰化:彰化縣文獻委員會,1961),頁18。玄孫廖焜煌為鹿港第一屆鎮民代表,弟廖焜焙為鹿港龍山寺第一屆(1961)修建委員之一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