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文化人物
傳主/洪棄生 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鹿港 /鹿港
生卒年/1866-1928
撰稿者/李昭容
洪棄生早年照 ( 鹿港民俗文物館提供 )鹿港人,譜名攀柱,學名一枝,字月樵,號棄夫。臺灣割讓後,改名繻,字棄生,乃取《漢書.終君傳》「棄繻生」,以示其志及不忘祖國之意。祖父至忠,約於嘉慶年間由福建泉州府南安縣渡海來臺,初居彰化東螺堡﹙今北斗﹚,以首飾手藝為生。父江霖,因避戴潮春事件,流離轉徙遷至彰化城,後來定居於鹿港;母張哮,育有4子2女,但長子及三子均早殤,他排行最末。[註1]
自幼博覽群籍,少習制義,於白沙書院就學時,常被山長及地方考官評為超等一名,獲得「膏火」[註2],不僅充當學費,還有餘錢接濟孤寡。光緒15年(1889),赴臺南府城參加考試,受知府羅大佑之賞識,得以案首入泮。其學術涵養湛深,並精通地輿之學,一方面受教於書院,一方面公開傳授漢學,於鹿港及北投﹙今草屯鎮北投里﹚登瀛書院開課授徒。曾於光绪15年、17年、19年、20年四次赴福州參加鄉試,但皆未中第,因此自我慨歎:「登第難若登天,不道歸家亦難若登天。」此段際遇,大抵可窺知其於日治時期放棄科舉,特立獨行、不問世事的脈絡。[註3]
乙未割臺後,與施仁思許肇清蔡壽星等人(以上另有傳)被任命為中路「籌餉局」委員。事敗後,乃遁世隱身,閉門不出,絕意仕進,亦不媚日人,潛心著述;[註4]30多年來,非親友或門人不肯接見。此外,堅持不剪辮,且拒著洋服,後來在日吏逼迫下,強剪其辮,自此披散長髮,身著寬博大掛,手搖蒲扇,從容過市,以遺民自居。[註5]因此《臺灣省通志稿.人物志》將他的事蹟列入〈特行篇〉,與姜紹祖、徐驤、吳彭年、羅福星等人的武裝抗日並列,特別著眼其以言行反抗異族之統治。[註6]
其作品造詣極高,於古文、駢文、古詩、近體皆有獨到之處。歷年來被評詩者推崇為「臺灣詩史」,稱讚其詩反映時局,如對清代劉銘傳新政的批判,以及對生民的同情與關懷。在日治之後,身逢變亂,作品愈加呈現沉鬱悲壯之聲,查諸戰紀皆記實事,兼寓抑揚褒貶,使後世讀者欲考究必有蹤跡可尋。據其次子洪炎秋(另有傳)於《寄鶴齋詩話.弁言》所云:「從三百篇、楚辭、漢、魏、六朝以至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詩文皆有所列,先為總述,後為分述,可作文學史讀。」可見其作品在詩史之外,又具文學評論的性質。[註7]
又曾與許夢青(另有傳)、施梅樵(另有傳)等人共組「鹿苑吟社」,以互通聲氣。後雖未再加入其他詩社,但他的詩才與氣節,仍受詩壇所推崇,故櫟社延之為上賓,大冶吟社聘之為顧問,而連雅堂所編《臺灣詩薈》作品選中,以其所佔份量最多,才氣之高,亦足與連雅堂、丘逢甲、胡南溟等臺灣諸詩家相頡頏。[註8]而他嘗於鹿港授學,如許文葵葉熊祈許逸漁(以上另有傳)、蔡子昭皆為得意門生,在鹿港詩壇雄據一方。
大正11年(1922),在其子炎秋陪同下,親歷中國,遊玩半年,其作品《八州詩草》與《八州遊記》,即以史詩及歷史考證的方式介紹所見所聞,反映出臺灣傳統文人在遭遇家國之變、履試不第等挫折後,踏上祖國的情感。[註9]昭和2年(1927),長子棪材任職彰化同志信用組合書記,和社中同事夥同虧空公款5、6萬圓,因而走避福建。他為棪材償還虧款,甚至遭日警藉機逮捕入獄,因鬱悶悲憤,致使病情加重,出獄不久後,卒於昭和4年,享年63歲。著作計有《寄鶴齋詩文集》兩部、《寄鶴齋詩話》、《寄鶴齋尺牘》、《時勢三字編》、《八州遊記》、《遊華詩草》,以及中西、中英、中東、臺灣等四部戰紀。
元配丁聘治(鵬生),為鹿港郊商丁協源後代、丁端恕次女、進士丁醴澄(另有傳)姪女,雙方結縭於光緒15年(1889),可謂門當戶對。[註10]其有4子3女,由於他堅拒日人,拒講日語,因此不准子女進入日人所辦學校就讀,親自教導古詩文,奠定子女紮實的漢學基礎。長子棪材,從商,死於二戰期間;次子炎秋,本名槱、棪楸,曾為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,並當選立法委員,於戰後初期創辦《國語日報》;三子棪梓早殤;四子遙孚,曾任職臺中縣政府科員、彰化縣議會書記,亦深富文采。[註11]
〔李昭容〕

[註1] 程玉凰,《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》(臺北:國史館,1997),頁35-37。
[註2] 膏火原意為燈火,引伸為求學的費用,在此指獎學金。
[註3] 洪棄生,《洪棄生先生全集—八洲遊記》(南投:臺灣省文獻委員會,1993),頁323;洪棄生,《寄鶴齋駢文集》(南投:臺灣省文獻委員會,1993),頁313。
[註4] 黃淵泉編纂,〈洪棄生〉,《重修臺灣通省志稿.卷十藝文志著述篇》(南投:臺灣省文獻會,1993),頁260。
[註5] 洪棄生撰有〈厲行斷髮散足事感詠〉、〈痛斷髮〉等詩,參見《寄鶴齋詩集》,頁331-332、388;洪炎秋,〈辮髮茶話〉,《廢人廢話》(臺中:中央書局,1964),頁213。
[註6] 王詩琅,《臺灣省通志稿.人物志》(臺北:成文出版社,1981),頁13-14。
[註7] 施懿琳、楊翠,《彰化縣文學發展史》(彰化:彰化縣立文化中心,1997),頁87、88、96。
[註8] 吳文星,《鹿港鎮志.人物篇》,頁52。
[註9] 張靜茹,〈以林痴仙、連雅堂、洪棄生、周定山的上海經驗論其身分認同〉(臺北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),頁140、144、212。
[註10] 丁守真編,《丁協源家譜》(臺北:寵思企業,1997),頁125。
[註11] 吳文星,《鹿港鎮志.人物篇》,頁5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