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/文化人物
傳主/陳虛谷 
出生地/事蹟發生地/和美 /和美
生卒年/1896-1965
撰稿者/顧雅文
線東堡新庄子庄人(今和美鎮),本名滿盈,字虛谷,筆名一村,依菊、醉芬、默生等,以字行之。原是潭墘一戶貧窮農家的三子,5歲時過繼給塗厝厝大地主陳錫奎(另有傳)當養子,養母吳鶯。塗厝厝陳家因錫奎善於理財,為當地富裕地主,曾任塗厝厝區庄長、新港區長、和美庄協議會員等,認養他及陳金鐘、陳悅等2子1女,[註1]並投入極大心血修建默園宅居,佔地約5千坪。
左起吳蘅秋、陳 虛谷 與丁瑞彬於東京留學之合照( 丁瑞圖 提供 ,李昭容翻攝 )幼時入私塾習漢文,16歲時與同齡的李得成為好友,受到啟迪,自稱李是影響他人生的第一人。18歲時,在其父安排下,與鹿港丁琴英結褵。琴英出身書香世家,祖父丁醴澄(另有傳)為前清進士,父寶光為秀才。外曾祖父蔡德芳(另有傳)為進士,外祖父蔡穀元(另有傳)為拔貢,外祖叔公蔡穀仁(另有傳)為晉江歲貢;[註2]他深恐自己無法匹配,於是更加發憤向學。大正9年(1920)25歲時,赴日就讀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科,並進入正則英語學校學習英語,留日期間寓居東京中野,當時已號「虛谷」,居所則稱「虛齋」。[註3]
在留日期間,參與撤廢六三法及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,而與蔡惠如、林獻堂、黃朝琴、莊垂勝(另有傳)、王敏川(另有傳)等人結成莫逆。大正12年(1923)畢業後返臺,正逢治警事件風聲鶴戾之時,暫往中國遊歷半年。[註4]後加入臺灣文化協會,被推選為理事,出任該會暑校講師。他的口才無礙,滔滔不絕,常博得觀眾滿堂喝采,葉榮鐘(另有傳)曾讚他:「為開風氣倡文化,懸河熱辯無以加。」
其投入啟蒙運動頗為積極,從北到南演講,灌輸民眾現代思想,啟發民眾現代知識,批判日本治臺的不當措施,引起極大迴響。[註5]計大正14年所發表的演講,即有15次見諸《臺灣民報》,以彰化為中心,北從新竹、通霄,南至二林、北斗,皆有他演講的足跡。而彰化為文化演講最盛行之地,每星期舉辦的定期演講,不僅他常上臺演講,連6、7歲的二女、三女也在餘興節目中表演歌舞助興。同年底再度離臺赴日,昭和2年(1926)農曆除夕,在東京臺灣青年會中以「臺灣文化運動的三困難」為題發表演說,同年1月21日於東京臺灣議會期成同盟冬季總會中獲選為理事,26日在東京車站歡迎第七次臺灣議會請願團時,因與監視的警察發生衝突而被捕拘押,翌日才獲釋放。後因妻痼疾復發而返臺。[註6]
寫作方面,兼擅新舊文學,曾與賴和黃周石錫勳楊守愚陳渭雄楊笑儂楊木吳蘅秋(以上另有傳)等人組成「流連索思俱樂部」,於《臺灣民報》發表諷刺御用士紳的漢詩。[註7]昭和14年(1939),與該俱樂部會員8人共同於彰化創立較正式的組織「應社」,人稱「應社九子」。[註8]他也是《臺灣民報》重要撰稿人之一。《臺灣新民報》改為日刊之後,與賴和等人受聘擔任學藝部客員,故詩文常於報上刊登。昭和14年帶子女寓居東京兩年半,又與林獻堂、葉榮鐘等在日的知識分子組「留東詩友會」,切磋詩學,並參與主編《海上唱和集》。文學上的他,右手寫舊詩、左手寫新詩,除了留下340餘首舊詩之外,也有為數不多,但份量頗重的新文學作品。[註9]
作品以記錄時代思想、批判強權,還有歌誦臺灣田園風光的作品居多,用字簡單平易,不刻意追求文字優美及使用艱深難懂的僻字。著有4篇非常有名的小說,〈他發財了〉、〈無處申冤〉、〈榮歸〉、〈放炮〉揭載於《臺灣民報》、《臺灣新聞》等報刊,文中控訴日本警察欺壓臺灣貧苦百姓,以及諷刺讀書人攀附權貴的醜陋行徑等,作品揭發統治者的不義,記錄被殖民者的悲哀,為臺灣文學立下典範。[註10]
昭和16年(1941)因戰事從日返臺,時過繼丁家的五女韻仙(另有傳)因反日思想被捕入獄,陳家與丁家亦多次受警盤查。為謀生計,昭和19年就任和美恆生信用販賣購買利用組合的組合長,民國37年(1948),因林獻堂推薦,受聘為臺灣省通志館顧問委員,一年後即辭職。[註11]歷經戰時及戰後政治、社會的動盪不安,逐漸消極淡出,隱居默園。民國39年捐贈地給彰化中學和美分校及培英國民學校,隔年8月不幸因腦溢血右半身癱瘓。民國48年八七水災時以家園收容數百難民,因而當選第二屆好人好事代表。[註12]
與妻伉儷情深,分隔臺日兩地時常以詩文寄寓思念。長男逸耕,次男逸村,三男逸雄,四男純真,三女暖玉,四女月桂,五女韻仙,六女晚翠。逸村曾就讀臺北帝大(今臺灣大學)。逸雄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,民國45年(1956)赴日,早稻田大學英文系碩士班課程修畢,服務於留日華僑聯合總會,任事務總長。民國75年開始日譯中文作品,並於臺灣的雜誌發表有關臺灣近代史的資料與解說。暖玉彰化高女畢業後,赴日學習音樂,戰後於彰化中學、建國中學、藝專等校擔任音樂老師。韻仙過繼丁家。晚翠蒐集其父新、舊詩作品,經莊幼岳(另有傳)編校為《虛谷詩集》,於民國49年印行。逸雄於父卒後再行蒐補,增收小說、雜文、書信,民國74年彙印為《陳虛谷選集》行世。
〔顧雅文〕

[註1]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,《臺灣人士鑑(日刊一週年版)》(臺北:臺灣新民報社,1934),頁261。
[註2] 陳逸雄,〈我對父親的回憶〉,《陳虛谷選集》(臺北:蒙鴻出版社,1985),頁483-485。
[註3] 張子文,《臺灣歷史人物小傳―明清暨日據時期》(臺北:國家圖書館,2003),頁537。
[註4] 〈陳虛谷事蹟簡表〉,陳逸雄編,《陳虛谷作品集(下)》(彰化:彰化縣立文化中心,1997),頁859。
[註5] 呂興昌,〈論陳虛谷的舊體詩〉,《民眾日報》,1993年1月17日,11版。
[註6] 陳逸雄,〈我對父親的回憶〉,頁487。
[註7] 〈流連索思俱樂部一晚的作品〉,《臺灣民報》,1925年2月11日,15版。亦有人稱為「流流思索俱樂部」。
[註8] 施懿琳,〈日治中晚期二世文人的詩社活動與作品特色—以彰化「應社」為分析對象〉,《沈光文到賴和—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》(高雄:春暉出版社,2000),頁313-361。
[註9] 施懿琳、楊翠,《彰化縣文學發展史(上)》(彰化:彰化縣立文化中心,1997),頁175。
[註10] 張子文,《臺灣歷史人物小傳―明清暨日據時期》,頁537。
[註11] 陳逸雄,〈我對父親的回憶〉,《陳虛谷選集》,頁487。
[註12] 陳逸雄,《陳虛谷選集》,頁513-523。